第七十三日甘棠诗经国风召南
2025/2/16 来源:不详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甘棠学习记录1、甘棠:即杜梨。又名棠梨、白棠,叶圆有尖,花水红色,果实扁圆而小,累累枝头,味酸甜,故名甘棠。因为它枝干高大,古代常植于杜前,所以称为杜木。2、蔽芾(fèi):幼小的样子;召(Shào)伯:姬奭(shì),史称燕召公,封地为召;茇(bá):草舍,此处用为动词,居住。3、说(shui):停止,歇息。全诗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爱物,人、物交融为一。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之有加,这种爱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4、这首诗歌,所要表述的思想基本没有异议,一致认为是赞美召伯的诗歌。《毛诗序》云:“《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郑笺云:“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召伯5、召伯,姬姓,名奭(shì,盛大的样子,《说文》:“奭,盛也。”),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周公旦的弟弟。周武王十三年(前年),姬奭跟随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商朝末代君主帝辛(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手持大钺,姬奭手持小钺,左右夹辅周武王举行祭社大礼,向上天和商朝百姓宣告帝辛的罪责。从他参加祭祀大礼的位置来看,是仅次于周公的臣子。武王祭社大礼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大封功臣与宗室,将姬奭封在蓟地(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亦称北燕)。姬奭派他的长子姬克管理蓟地,自己则留在都城镐京(今陕西长安)任职,继续辅佐周王室。周武王于是将京畿(国都及其附近地区)之地召(今陕西岐山西南)封给姬奭,故称召伯、召公或召公奭。一般为了区别于周公旦,后人常称其位召伯。6、周武王去世后,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当时周成王在丰地,姬奭奉命建造洛邑,以完成周武王的遗志。当时周成王年幼,周公旦代理朝政,当国摄政,姬奭不由猜忌周公是否要夺了侄儿的君王之位。周公推心置腹地和弟弟沟通,还写作《君奭》表明心迹,召伯才明白了周公的苦心。后来,姬奭担任三公之一的太保。自陕地(今河南陕县)以西,由姬奭主管;自陕地以东,由周公旦主管。周成王死前,又让召伯姬奭与毕公率领诸侯辅佐太子姬钊即位,是为周康王。召伯辅佐周成王、周康王两代君主,开创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的“成康之治”。成康之治7、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武王克纣,天下未协而崩。成王既幼,管蔡疑之,淮夷叛之,於是召公率德,安集王室,以宁东土。”《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燕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彊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於姬姓独後亡,岂非召公之烈邪!”《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甘棠遗爱8、召伯治理陕地以西地区,很受百姓拥护。召伯巡行乡里城邑,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昕讼决狱、搭棚过夜,处理政事,从侯伯到庶民都各得安置,无人失职。召伯死后,当地百姓思念体恤民间疾苦,不搅扰民间生活,而为民众实际做事的召伯。睹物思人,召公曾经在其下居住,理政的棠梨树而不去砍伐,《诗经·召南》的《甘棠》就是称颂此事。这便是成语“甘棠遗爱”的典故由来,后世多以“甘棠遗爱”颂扬已经离去的地方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