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陕西的渊源很深的陕州秦州,为何都不在
2023/5/31 来源:不详网络编辑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08/115941.html
陕西,简称“陕”或“秦”,我们一提起陕西就说“三秦大地”,陕、秦二字就是陕西的重要名片。然而,名字里有陕、秦的陕州(曾经为陕县)、秦州都不在陕西。陕州区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秦州区则属于甘肃省天水市。
有人可能会说,这有啥稀奇的,晋州不在山西,在河北石家庄;徽州不在安徽,在甘肃陇南;贵县不在贵州,在广西(贵县即今天的贵港市);辽县不在辽宁,在山西晋中(为纪念在此牺牲的左权将军,辽县改名为左权县)……这样的例子很多啊。
以上几个例子,主要是因为巧合,他们之间除了有些“重名”之外,并无太多关系。然而,陕州、秦州这两个地方,都与陕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先说陕州。顾名思义,陕西便是陕州以西,其中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早在公元前11世纪,陕地就成为西周初期两大统治区域的分界线,但那时候的“陕西”还不是行政区。
周武王十二年(前年),周武王去世,他的儿子姬诵继位,也就是周成王。当时周成王在丰地(“丰”亦作“酆”,与镐京同为西周国都,在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河以西),姬奭奉命建造洛邑,以完成周武王的遗志。
姬奭也即是召公,他与周公旦同辈,都是治世能臣。不久,他们两位分开治理西周,自陕地以西,由姬奭主管;自陕地以东,由周公旦主管。“陕西”第一次明确成为一个地理概念。
到了北宋时期,陕西才正式成为行政名词。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年),设立关西道,宋太宗至道三年(年),改为陕西路,辖区包括今陕西关中各市、延安、榆林东南部以及甘肃庆阳市、山西省运城市及河南省三门峡市。
民国三年(年)六月,陕西省分为关中道、汉中道和榆林道三道,并一直延续到民国十三年(年)。民国十六年(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民国二十六年(年)7月17日,国民党表示承认陕甘宁边区。
民国三十四年(年)9月6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陕甘宁边区政府脱离国民政府。民国三十七年(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边区政府迁回延安。
年12月,陕甘宁边区辖地约为今陕、甘、宁、青、新5省区全部,山西省西半部,湖北省郧阳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及套西地区。年1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撤销。此后,几经变迁,形成了如今陕西省的格局。
为何陕州能作为“陕西”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分界线呢?这还要从黄河与潼关说起。
黄河从北向南流时,是陕西与山西的分界线,之后向东拐了一个个90°的弯,成为山西、河南的分界线。黄河之所以在这里拐弯,是因为遇到了南边的秦岭山脉,因为秦岭和黄河相遇,所以形成了天堑——潼关。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潼关凭借山河之险,将西边的关中地区和东边的中原地区隔开。东边和潼关接壤的,就是位于三门峡的陕州(如今与潼关更近的灵宝市,在历史上也曾属于陕州),陕州也因此成为“陕西”与中原的分界线。
我们再看秦州。陕州是从地理上将陕西与中原分开,秦州则是陕西“秦文化”的起源。
秦州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如今甘肃省天水市的秦州区,一个是天水市的曾用名。天水曾名上邽、成纪、秦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
事实上,在嬴姓家族来到天水之前,这个部落跟“秦”并无任何关系。他们原本属于东夷部落,位于今天的山东一带,本来是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
在商朝,嬴姓家族确实混得像朵花一样灿烂。嬴姓家族与商朝王室关系密切,早在商汤时就参与攻打夏桀,立下了不少功劳,商朝王室为了拉拢嬴家,还时不时嫁个女儿过去。
到商朝末期,纣王最信赖的大臣,就是嬴姓的蜚廉和嬴姓费氏的费仲。是的,就是《封神榜》里施计废除姜皇后的纣王宠臣费仲,没想到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也是嬴氏子孙。
商朝被周朝所灭后,嬴姓家族只好背井离乡,从东部沿海地区,逃到西部荒凉之地。这里遍布戎人部落,属于周天子看不上的“三不管”地带。周天子对前朝余孽自然很不放心,戎人更是反复无常。嬴姓家族的日子很苦,面对这内忧外患的局面,他们的首领非子琢磨出了一条出路。
西陲虽然荒凉,但非常适合搞畜牧业,擅长养马,就能靠战马这等“军用物资”换来安身立命的本钱。经过多年努力,非子成为了一名养马大师,在他的带动下,嬴姓家族每年都会向周王室进献良驹骏马,渐渐地,非子的名声传了出去,甚至惊动了远在都城的周天子。
周天子发现嬴姓一族,既有本事,又很忠心,便将渭水以西、天水一带名为“秦地”的土地赐予非子,从此便有了“秦嬴”的称号,赢与秦至此才有了关系。在周天子的许可下,非子建立了名为秦亭的城邑,经过了数百年的居无定所,摆脱了奴隶身份的秦人终于过上了聚落定居的生活。
相对于晋国(后分裂为韩、赵、魏)、齐国、鲁国等出身高贵的诸侯国,秦国就要寒酸不少,因为他们的出身和孙悟空一样——弼马温。不过,秦人虽然出身一般,但励精图治,忠勇无比。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了赢得宠妃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失去了天下诸侯的信任。等到犬戎大举进犯时,被“狼来了”忽悠过的诸侯很少愿意相救。然而,秦人军队却千里迢迢地前来护驾,对周王室不离不弃。
秦人无法止住周王室的颓势,却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不断发奋图强。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越发强盛。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年),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商鞅提议迁都咸阳(今陕西省的地级市,与西安相邻),得到了秦孝公支持。
次年,秦国正式迁都咸阳。也正是这次迁都,才让陕西这块土地深深打上了“秦”的烙印。之后,秦军在这里不断东出,并逐渐称霸天下。
然而,秦就是秦,陕西又为啥被称为三秦呢?这就得说一下楚汉争霸的事了。
秦朝末年,以项羽、刘邦为代表的起义军,纷纷起事,推翻秦朝统治。他们约定“先入关中者王”。结果,刘邦先领着一帮弟兄攻入了关中,并占领咸阳。
势力大、心眼小的项羽生怕刘邦不好控制,便违背盟约,把刘邦封到了汉中地区。汉中与关中虽然一字之差,但关中属于陕西的中部,汉中却与四川接壤——至今很多汉中人都能说四川话。可以说,项羽是把刘邦赶出了秦王朝的核心区域。
赶走了刘邦,项羽自己又要“衣锦还乡”,到老家附近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定都,那肥沃的关中封给谁呢?项羽琢磨了一下,把秦朝投降过来的三个将军封为了王,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这便是三秦的由来。
当然,古时候的三秦和现在的陕西并不完全重合,主要是指关中地区。现在的陕西把陕南、陕北也包括了进去,不过,三秦这个称呼还是保留了下来。
陕州从地理上定义了陕西,秦州从文化上输出了陕西,虽然他们在行政区划上不属于陕西,但一直是陕西的好邻居、好亲戚。(化春光)
作者/来源:文史地理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