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为何

2022/8/30 来源:不详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50厘米的拦马墙。地坑院内各个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功用,按照主窑所处方位不同称之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等几种。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地坑院,是中国民间建筑的一个奇迹,也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这样的地方“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因此被称为中国最神奇的村落!

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

这种造型别致的地坑院,多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地区的陕县地区,这里夏天天气炎热,冬天寒冷,而居住在这种地坑院则冬暖夏凉,非常舒适,对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是再理想不过,不得不说它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和创新精神的历史见证。

如今“穴居”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陕县境内保存较好,至今仍有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依然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多年的历史,住着六代人。

现已经没有人再建造地坑院了,其最晚的院子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造的,年轻人都过上了富裕生活,大多搬离老院,而这些古村也亟待保护。年,国家首批公示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因地坑元保存较为完好榜上有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