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剪纸培训班学
2022/7/11 来源:不详年6月23、24日,艺术设计学院非遗研修计划剪纸培训班的指导教师带领全体学员前往三门峡陕县开展了为时两天的考察活动。
考察的第一站到达陕县南沟村,这里的剪纸艺术距今有近年历史,被命名为“中国剪纸第一村”。本期培训班学员黄亮娥同当地的民间艺人们共同为我们演示了独特的南沟村剪纸形式:边唱歌谣边剪纸。一曲《十二月花》从“正月”唱到“十二月”,配上动作和旋律边唱边剪,满是欢乐与祥和。
紧接着大家来到当地民间艺人省级传承人任孟仓老人的家里,任老先生家住地坑院,每一扇窗户都贴满了精致的窗花,朴实而富有浓郁的民俗气息。他向我们介绍了具有南沟村剪纸特色的黑色剪纸,不同于大多数的红色剪纸,南沟村崇尚黑色据说是随夏朝流传下来的习俗,保留剪贴黑色剪纸的习俗便是古风遗存。
第二站大家来到陕县人马寨村,首先抵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朱秀云的家里进行参观。学员们不仅欣赏到朱秀云老师的剪纸作品及布艺和泥塑的手工作品,还见识到当地捶草印花的工艺。随后大家参观了陕州澄泥古砚博物馆并拜访了当地手工艺人,观摩了他的泥塑作品及藏品。当天虽遇大雨,却丝毫没有影响学员们考察学习的热情。
考察第三站是陕州地坑院民俗村,地坑院是当地的民俗叫法,源于人类早期穴居,又称“天井院”。它是独有的建筑方式,构造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l2-15米长的矩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土坑的四壁挖出窑洞,当地人就在这样的院子里生活居住。“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就是地坑院的真实写照。最后一站大家共同参观了虢国博物馆,亲眼见到了出土的文物,历史的遗迹,感受到历史给我们带来的心灵震撼。
学员表示,通过本次考察深切感受到民俗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会将其发扬光大,并付诸实际行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