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陕县 > 陕县新闻 > > 清廉故事杨震

清廉故事杨震

2023/6/8 来源:不详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

——杨震

杨震(公元59—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曾任丞相、太守、太尉等。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暮夜却金”,拒收昌邑县令王密礼金,留下“四知太守”的美称。

廉政思想

杨震30岁自费设塾授徒,淡泊无欲,清静自守;50岁出仕任职,不受私谒、清正廉洁。他一生洁身自好、恪尽职守,选贤任能、勤政廉洁,不畏强御、敢于直谏。他提出要注意倾听百姓的怨愤和不满,用以修正治国理政中的缺点和错误,用德行去教育感化人民,以便让百姓畅所欲言,广泛采纳众议、集思广益。

清廉故事:

不受私谒,罢宴辞金

在昌邑城的西南角上,原来有一个五十米见方的土台子,叫做“辞金台”,也叫“四知台”。相传,这是人们为纪念东汉安帝时期的杨震辞金训徒而修筑的。

东汉安帝时期,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原是杨震的学生,经杨震举荐才步入仕途。他听说恩师到此,赶紧准备了满桌的山珍海味为老师洗尘。杨震对这样大肆铺张甚是腻烦,把满桌的山珍海味赏给了乡亲们,自己只吃了煎饼豆腐之类的清淡食品。饭后,杨震要求王密自省七年为官的政绩和疚愆,第二天向其陈述。

送走杨震后,王密心里惴惴不安:从老师的罢宴到冷漠态度,感觉到事情非常不妙。于是特备黄金十斤,乘更深夜静无人之机,将黄金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

辞金台

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古今中外,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为了纪念杨震不受私谒、罢宴辞金的高贵品质,后人在他住过的驿馆旧址,筑台修庙,取名叫做“辞金台”。

恪尽职守,敢于直谏

永宁元年,杨震代替刘恺任司徒职务。第二年,邓太后逝世后,朝廷中皇帝身边的内宠开始横行。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因从小抚养安帝辛勤周到有功,深受安帝信任尊重。王圣便仗此地位骄横放纵,连她的女儿伯荣也经常出入禁宫,传通贿赂。于是,杨震就给安帝上书说:“臣听说,自古以来施政,主要是选用德才兼备的贤能人士治理国家,管理主要是惩治去除违法乱纪行为,所以唐尧虞舜时代,贤能有德的人,都在朝中为官,而恶人则被流放监禁,天下百姓都心悦诚服,国家一派兴旺发达的气象。当今之世,古人推崇的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等九种道德,未能发扬光大,而按幸小人却充斥朝廷内外。阿母王圣,出身卑微,因遭千载难逢的机会,得以奉养圣上。虽然抚养陛下辛勤劳苦,但陛下对她前后所封赏的财富荣耀,已远远超过了她的功劳。然而她贪得无厌的心理无法得到满足,经常交际朝臣,接受贿赂、请托,扰乱天下,使朝廷清正的名声受到损毁,如同日月蒙上灰尘一样。因此,应当迅速送阿母出宫,让她居住在外面,同时还要阻断她女儿同宫内的往来,这样就能使恩情和德行都继续保持下来,对陛下和阿母都是好事。”

上书安帝后,安帝不仅不采纳杨震的忠谏,还把奏章拿出来给乳母王圣等看,一方面加深了这些人对杨震的憎恨;另一方面,这些人认为有皇帝的庇护,其行为更加骄横放纵。

乳母王圣的女儿伯荣,得意忘形,与已故的朝阳侯刘护的远房堂兄刘瑰勾搭成奸。刘瑰为趋炎附势,遂娶伯荣为妻。安帝因此而让刘瑰承袭了刘护的爵位,官至侍中之职。对此,杨震坚决反对,再次向安帝上书说:“臣听说过去高祖皇帝执政时曾与群臣相约,不是有功之臣不得封侯拜爵。现在刘瑰没有任何功劳和德行,仅仅以匹配阿母之女的缘故,一时间就位至侍中,又得以封侯,这既不符合高祖定下的老制度,又不合乎道义,以致满朝文武议论纷纷,百姓迷惑不解。请陛下以历史为镜鉴,按照帝王应该遵循的规则办事,顺人心,安天下。”

杨震前后所上奏章婉转诚恳,切中时弊,安帝对此一点也听不进去,而且产生了厌烦不满情绪,王圣等人更是侧目而视,恨之入骨。但都因杨震是当时名儒,名声很大而不敢加害于他。

不久,河间(今河北雄县一带)有一名叫赵腾的男子到宫门上书,批评朝政。安帝阅后非常生气,下诏将赵腾收捕入狱,严刑拷问,最后以诬惘皇上的罪名结案。杨震知道后,立即上书营救赵腾:“臣听说尧舜时代,在朝廷置放敢于直谏的鼓,标立敢于诽谛的木,用以鼓励官吏和百姓给皇帝提批评意见;殷周时代的英明君主,特别注意倾听百姓的怨愤谩骂和不满,用以修正自己治国中的缺点和错误,用德行去教育感化人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下情尽数上达,使人民无所忌讳地畅所欲言,让最下层人都能把意见讲出来,以便广泛采纳众议、集思广益。现在赵腾虽因言语激烈攻击朝政而获罪,但这与那些杀人放火的犯罪分子是有明显差别的,臣请陛下减免已经定下的罪名,保全赵腾的性命,并以此鼓励最下层的广大人民坦率直言,以求广开言路,获取教益。”安帝看了杨震奏章,仍不醒悟,将赵腾押赴都市斩首。

无私无畏,正直忠烈

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期间,杨震从不吃请受贿,也不因私事求人、请人、托人,请客送礼。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杨震为官唯才是举,选贤任能。

汉安帝元初四年(公元年),杨震被调入朝廷担任太仆之职,后来升调为太常。杨震在任太常之前,博士选举大多名不副实。杨震任太常后,唯才是举,他所选用的陈留、杨伦等,都是通晓经书、学识过人的名士,能将所从事的本门学业弘扬光大,儒生们对此称赞不已。

延光二年,杨震代替刘恺为太尉,汉安帝的舅父、官居大鸿胪(九卿之一,分管礼仪)的耿宝向杨震推荐中常侍(传达皇帝诏令和掌管文书的官员)李闰的哥哥,想让其入朝做官,杨震坚决予以拒绝。于是,耿宝就亲自到杨震住处拜访,并威胁说:“李常侍是皇上所重用的人,想让你征召他的哥哥入朝做官,我耿宝仅仅只是给你传达一下皇上的意思而已。”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如果朝廷想让三公之府征召谁,就应该由尚书那里把皇帝的敕书送来,怎么能让你来传达皇上的意思呢?”耿宝无言以对,愤恨而去。

皇后的哥哥官居执金吾(督巡三辅治安)的阎显也利用职权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友入朝做官,杨震同样予以拒绝。而掌管工程建设的司空刘授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征召此二人入朝做官,并且在很短时间内予以提升,杨震因此招致阎显怨恨。

适逢延光三年(公元年)春天,安帝东行巡游泰山,樊丰等人乘皇帝在外巡游之机,竞相修建宅第。杨震属下椽吏高舒召来大匠官署的令史查问,得到樊丰等人伪造假诏书等罪行证据,于是杨震便准备好奏章,等安帝巡游回京后上奏此事。樊丰等人获悉这个消息后非常害怕,当时恰好发生太白犯昴的自然星象变化,太史官奏说此星变逆行,昭示人臣有悖逆犯上行为。樊丰等人乘机将此星象变化归罪到杨震身上,并在安帝前造谣诬陷杨震说:“自从赵腾死后,杨震对朝廷深怀怨恨,杨震本是邓氏家族的门生故吏,对当今朝廷一直存有怨恨之心。”等到安帝车驾东行归来,准备选择吉日入宫时,就连夜派使者收缴了杨震的太尉印缓,于是杨震就紧闭大门,谢绝一切宾客来访。

樊丰等人对此还觉得不够解恨,就请大将军耿宝再上奏章,诬陷杨震对朝廷收缴他的印缓心怀怨气,有不服处置之罪。安帝于是下诏遣送杨震回归故里。

杨震接诏后,立即动身返乡,在返乡途经洛阳城西几阳亭时,慷慨悲愤的对他的儿子和门人说:“死,本是士大夫的寻常本分之事,我蒙圣上之恩官居上司,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杀,厌恶奸邪的女人倾乱朝廷而不能禁止,我还有什么面目活于人世。我死之后,以杂木做棺板,以粗布作寿衣,既不要送我回归祖茔,也不要设祠祭祀”。说完就饮毒酒而死了,当时年已七十多岁。

弘农太守移良,秉承樊丰等人的意旨,派人在陕县截住了杨震的灵车,不准运回本籍,并将灵枢露停道旁,日晒雨淋。杨震的几个儿子则被罚做苦役,代替邮差往来送信,广大百姓无不为之垂泪。

一年以后,汉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人都被处死,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上书顺帝,要求重新调查处理杨震冤案。当时,朝廷上下都交口称赞杨震的正直忠烈。于是,顺帝就下诏给杨震平反,除拜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官赠钱百万外,还下诏以很高的礼仪改葬杨震于华阴潼亭。改葬这天,远近百姓络绎不绝都来参加葬礼,以纪念这位清正廉洁、正直无私、疾恶如仇、敢于直谏的好太尉。

原标题:《杨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