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陕西第二季荣耀回归今晚带你

2023/2/11 来源:不详

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jc/

陕西卫视大型人文乡情体验电视节目《我的家乡在陕西》第二季将从今晚(7月3日)起每周五21:10播出。

00:30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治水史。“汤汤洪水,浩浩滔天”,大禹受命治水,终始九川归海,人民安居乐业。自大禹起,开启了中华民族治水的序幕。

“善治秦者先治水。”陕西是一个缺水省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在历史上就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史记·河渠书》记载:“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钟。”郑国渠的修建对秦国富强、卒并诸侯贡献巨大。

《我的家乡在陕西》第二季首期节目探访陕西省 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主持人首站来到引汉济渭工程的三河口大坝。在这里,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中东向主持人介绍了该水利工程的概况。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中东

作为国家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汉济渭”地跨 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屏障,将汉江水引入渭河流域,以解决陕西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该项目分为调水工程、输配水工程。调水工程包括 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98.3公里的秦岭输水隧洞。输配水工程由 池沟配水枢纽、输水南北干线及20条支线组成。

引汉济渭工程整体示意图

“引汉济渭”建成后可支撑陕西关中地区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满足增加万人规模的城市用水,发挥关中水系骨干作用,有效改变关中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防止城市环境地质灾害,对推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关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引汉济渭的工程建设,也将为陕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能有效改善陕南库区群众居住环境,助力群众增收,并加快相关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时,通过对 河下游的补水,引汉济渭工程可为陕北置换水权,对陕北建设国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提供水资源保障。

雄伟的三河口大坝

三河口水利枢纽位于佛坪县与宁陕县交界处,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 坝高米,正常蓄水位米,总库容7.1亿立方米,调节库容6.62亿立方米。三河口水利枢纽属于调蓄工程,丰水期蓄水,防止下游洪涝灾害,干旱期放水,补充下游水资源,做到动态调节。

金峡水利枢纽

引汉济渭工程“龙头”: 金峡水利枢纽

主持人采访完张中东,便驱车来到引汉济渭工程的“龙头”——位于汉中市洋县境内的 金峡水利枢纽。这里是“引汉济渭”的主水源地。项目经理张鹏利向主持人介绍, 金峡水利枢纽总库容2.21亿立方米,拥有国内在建 高扬程大流量泵站。

“引汉济渭” 金峡水利枢纽项目经理张鹏利

为保证 金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 ,工程项目将环保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施工中做了大量绿化,并在大坝设计中留出鱼道,确保大坝建成后,下游鱼类可洄游产卵,并投入建设规模较大的鱼类增殖站,计划每年向上游 放流65万尾各种鱼类,被生态环境部誉为“亚洲 标准的鱼类增殖站”。

鱼类增殖站效果图

从“龙头” 金峡出发,经三河口一路向北,便是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中最为艰辛的一环——秦岭输水隧洞。秦岭输水隧洞全长98.3公里,设计流量70立方米每秒, 埋深米。引汉济渭工程 次从底部贯穿世界十大主要山脉之一秦岭,这是人类的首次尝试。工程竣工后,汉江水就借此输往关中地区。

秦岭输水隧洞

秦岭输水隧洞

目前秦岭输水隧洞的施工任务只剩下 的4.2公里,也是整个施工任务中最难的部分,需要克服超长距离通风、突涌水、岩爆、高耐磨硬岩、有害气体、高温地热等 的施工技术难题,洞内常年温度在40°左右,湿度90%以上,综合施工难度世界 。节目组深入秦岭输水隧洞地下米施工现场,亲身体验一线工人的施工作业。

施工现场

工人们需要长期在湿热环境下进行施工作业。主持人深入隧洞最前端“掌子面”,采访了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刀盘工人。由于秦岭属于花岗岩地质,隧洞掘进对TBM刀头损坏严重,刀盘工需要浸泡在水中进行刀头更换作业。严重情况下,刀盘工需要一次性更换20多个刮板,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

刀盘工站在水里工作

岩爆是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动力破坏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岩石爆裂,岩石碎片从岩体中剥离、崩出。在主持人采访过程中,就遇到了一次小的突发岩爆。

监控拍摄到的岩爆画面

据悉,秦岭输水隧洞施工过程中累计发生余次岩爆。项目安全总工周凯介绍,秦岭输水隧洞在建设中把安全摆在首要位置,采取了最严密的安全措施,至今从未发生过一起重伤及以上事故。

项目安全总工周凯

引汉济渭工程蓄水通水后,那些位于库区的房屋和村子将会被淹没。因此“引汉济渭”还承担着水库移民安置搬迁任务。那些曾经居住在库区的村民,如今大多已经搬迁到了宁陕县梅子镇。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宁陕县梅子镇

库区移民搬迁点:宁陕县梅子镇

宁陕县库区移民工作站办公室主任张鸿全向主持人介绍,库区移民搬迁总原则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中主要是要化解库区群众故土难离的情绪。通过发展产业,解决群众担心的经济来源不稳定等问题。在梅子镇,主持人来到库区移民群众杨正森家中,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杨正森表示:“与原来相比,也确实是今非昔比吧”,并向主持人展示了一张张老房子的照片,讲述了老母亲不舍离家的感人故事。

节目组探访库区移民新家

库区移民杨正森的新家

杨正森翻阅老照片讲述老母亲搬迁的故事

新建的梅子镇小学

节目组探访梅子镇小学

主持人在梅子镇的走访中,看到了库区群众的新家、看到了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看到了孩子们拥有了良好的教育环境,真切感受到村民们对新生活的认可。

“引汉济渭、惠泽三秦!”向引汉济渭工程每一位设计者、建设者、奉献者和参与者致敬!他们续写了秦人治水兴利、惠泽民生的光辉篇章。

“我们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水、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在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中,做秦岭生态保护的卫士,全面开创陕西 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的水资源保障。”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委书记、董事长杜小洲

来源

《我的家乡在陕西》节目组

编辑

tt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