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从秦朝一直沿用到民国的河南府是指

2022/10/20 来源:不详

河南府,是对今天洛阳的古称。洛阳地处黄河以南,中原腹地。《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这里提到的“河”指黄河,而河东、河内、河南谓“三河”,是以黄河为坐标界定的区域,中华初始文明皆集中发生在这一地区。具体来讲,河东指山西省大部,河内指焦作一带(包括洛阳市吉利区),河南则指洛阳。

洛阳(洛邑)东周时为国都。秦置三川郡,郡治在雒阳(洛阳),西汉时析三川郡,东部为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河南从此成为地名,一直到清末,河南郡、河南尹、河南府这样的称谓,都特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

唐代,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宋朝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

元代置河南府,下领一州(陕州,治所在今三门峡市)十二县(洛阳县、偃师县、宜阳县、永宁县、灵宝县、阌乡县、陕县、渑池县、孟津县、新安县、巩县、登封县)。明代置河南府,下辖一州十三县(在元代辖境上增加嵩县)。

清代置河南府,府治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雍正二年(年)后下辖十县,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今河南省偃师市)、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新安(今河南省新安县)、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孟津(县治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老城)、登封(今河南省登封市)、永宁(今河南省洛宁县)、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嵩县(今河南省嵩县)共10县。

民国时期置河洛道,下领十九县,在清代辖境上又增加陕县、灵宝县、阌乡县、卢氏县、临汝县、郏县、宝丰县、鲁山县、伊阳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