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崤山古道上,为自己的脆弱,我哭了
2025/1/21 来源:不详喜欢旅游,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觉得是一件很快乐、幸福的事。他们把旅游的快乐和幸福,就只单单地定义在看了多少个风景,尝了几种佳肴,又买了什么纪念品,一路旅游带了多少行头,花了多钱享受的高级服务,又是一路走了多少国家,护照上盖了多少的处境印章。头头是道地谈论的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如果让他们细致地讲述游过的地方的特点、渊源或是说触景生情,他们一个方面都说不出所以然来。我觉得,身临其境的旅游应该讲究的是你在什么样的年纪在哪里,那里的景观或遗址有什么样的特点、渊源,深究它们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有意义的收获。每一次经历一个新到的地方,都应明白自己的感觉、想法,能把景观的特点和渊源真正地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里,给自己带来某种愉悦和动力,这样这个旅游才有意义。这一路我旅游地目的就是追寻丝绸之路的痕迹,感受古人的文化素养,从他们让人震撼的遗迹中得到启发,让自己升华。今天走到崤函古道遗址,看到的都是难以发现的荒草丛生中,那一条并不明显的道路痕迹。如果单单去看这样的景色,你我都会觉得索然无味。可是,当你带着历史渊源的知识去欣赏时,你心中的豪迈不为之生起都不由自主!崤函古道遗址是历史上东都洛阳与西京长安间古陕州(现河南陕县)崤山地段道路的统称,不仅是襟带两京的锁钥,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地理地貌决定了它的锁钥要塞的特点,当时的中华文明发源核心区域决定了它的人文因素的重要。它的震撼之处还在于它的开通始于年前的新时期时代,并且是古代道路里线路最长的,还有从刀耕斧凿的崎岖小径到当代的通衢大道的使用极长的年限。虽然如今难见其“真容”,可是从遗迹中追寻历史,其中由它的诞生、发展所展现的相比较如今生产力落后的祖辈创造的奇迹。这其中的那一种力量是值得我们去深究和学习的。只身游走在这荒废的崤山古道遗址上,放眼远眺,我仿佛亲历了历史,想想自己的脆弱,被感动得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