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写了一首豪放词,气势直逼苏辛,黄河

2024/12/28 来源:不详

元好问(年—年),是金末元初的一位北方文学大家,其擅长作诗、文、词、曲,元好问所作的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元好问曾经写过一首豪放词,其气势可与我们熟知豪放词代表苏东坡、辛弃疾相匹敌,而也正是这一首词,黄河上的三门峡奇观也才为世人所熟知,这首词便是《水调歌头·赋三门津》,下面先请阅读全词:《水调歌头·赋三门津》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三门津,即三门峡,是黄河中游著名的一处峡谷,在山西平陆和河南陕县之间,河中的岩岛把黄河分成三股,称人门、神门、鬼门,合称三门。山岩险峻,水势湍急,成为一道奇观。只是,三门峡在古代并不像今天为人所注意,那时的元好问发现了这一奇观,并被它所吸引,因而写出了三门峡之险,这首词刻画三门峡波涛汹涌的雄姿,其气势世所罕有。“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首句即写出黄河之长、黄河之险。后面紧跟着的五句更是勾画出黄河怒浪涛天、浪花四射的逼人气势。黄河水浪之高,高过千仞,如同吕梁山一般险要高俊;黄河水浪之急,其惊涛骇浪犹如钱塘江八月涨潮一样壮观。然而,元好问又用“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来指出虽然黄河水大浪急,但在三门峡中的砥柱山面前依旧显得很渺小,“一峰闲”指的就是砥柱山,砥柱山面对滔滔的黄河之水而岿然不动。成语“中流砥柱”指的便是三门峡的砥柱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之中。上阕写完黄河与三门峡的奇观后,元好问在下阕里发出感慨:三门峡之险如同有神鬼暗中控制,其奥秘不可知。但是,元好问并没有被这种奇险所难倒,而是想“障狂澜”、“过银山”,即表示要控制它、跨越它,表达了振奋乐观的精神,使人顿增战胜自然的坚强斗志。清初诗论家叶燮(xiè)在其著作《原诗》中称赞元好问的这首词:“抒写胸臆,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