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青铜器,令专家们惊叹不已

2024/9/13 来源:不详

夏代青铜哭概况中国青铜器时代开始于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第三期,遗址与墓葬的出土物除有陶、玉、石、骨、蚌器外,更重要的是还发现了不少的青铜制品,是我国进入青铜时代的开始。以14C测定出土的标本为依据,二里头文化期约为公元前~前年,属于夏代历史的范围。河南西部地区属夏代晚期遗址,经过发掘的地点还有郑州洛达庙和上街、陕县七里铺、洛阳东干沟、临汝煤山、淅川下王岗等地。山西夏县的东下冯遗址曾作过发掘。河南的新郑望京楼和商丘地区,也有个别发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山西夏县东下冯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青铜器不仅有工具、武器、装饰品,而且还有乐器和容器。考古工作者曾在偃师二里头和洛阳东干沟遗址中发掘出炼渣、炼铜坩埚残片、陶范碎片,这些也证明二里头文化已经有了冶炼和制作青铜器的作坊。夏代的青铜器已发现的有容器爵、鼎、斝、盉、角;乐器单翼铃;兵器镞、戈、钺;工具锛、凿、锥、鱼钩,装饰品有牌饰。从种类看,已较铜石并用时代有了极大的丰富。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器在铸造技术和工艺水平上,较铜石并用时代已有重大突破和发展,这时除小件的实体器工具和兵器仍用简单的单扇范铸成外,铜爵等青铜空体器的制作变得要复杂得多。通过对铜爵的铸痕观察,至少是用4块外范,证明当时已采用多合范的制作方法了。在工艺上最值得推崇的是铜牌饰,其表面以绿松石镶嵌成精美的兽面纹,技艺高超,立体感强。其高水平的工艺,表明它已经不是初始阶段的产品。关于二里头与相当于二里头时代的遗址和墓葬出土的铜器成份,据测定,除少数为纯铜器外,大部分为青铜器。其中的一件爵,含铜92%,含锡7%;另一件爵,含铜91.89%,含锡2.62%,含铅2.34%;一件铜锛的成份为铜91.66%,锡占7.03%,铅占1.23%,这些表明当时已能铸造出含锡量较大的青铜容器和工具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已能冶铸铜、锡、铅三种元素的合金了。尽管发现此时期的青铜制品数量不多,但它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在生产、生活以及一钱争中表现出的优点,远远超过石、木、蚌、骨器,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7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