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道边寂寞的夏帝王墓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4/9/11 来源:不详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疗效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06293.html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小萍龚鸣一座满布绿树的土丘,三棵古树。8月18日,当记者来到夏后皋墓时,只见这里苍树青木,四周群山环绕。夏后皋墓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雁翎关关口北,旁边即是世界文化遗产崤函古道。崤函古道是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于两汉基本确定走向,分为南、中、北三道。夏后皋墓旁的是南道。从路边“夏后皋墓”石碑向山上去,拾阶而上一条新修的石板路,不多时走到路的尽头,再顺着山坡爬两三分钟,便到了夏后皋墓。墓呈圆丘形,土石冢,槲树、流苏树、栎树一字排开,生在墓上,大树已可合围,附近草木繁盛。“从没见过这样茂盛的流苏树!”记者发出感叹。“我小时候这棵流苏树就这么高了。“附近的村民刁老汉记得,80年代,陕县文化局的人来这儿勘探过。石碑记载,60年代,郭沫若和夏鼐曾来此考察。据《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说的就是此地。“‘夏’指的是夏朝,‘后’在这里使用其原意,代指君主,‘皋’是夏朝第十五任君主,相传夏桀就是他的孙子。当时皋可能在战乱中死去葬于此地。”从小在雁翎关村长大的潘来峰对夏后皋墓很有感情,他展示了年陕县县志中的夏后皋墓图片,当时已然古木苍苍,一派庄严肃穆。“中国历史上的夏朝是否存在,在国际学术上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学界对此争论不休。而现阶段我国对夏文化的探索,是从早于商代的非商文化中去寻找。”有关专家表示,在目前黄河文化的保护和整理中,夏后皋墓可谓崤函古道旁的一颗遗珠,应该加强对夏帝王墓的保护,对它的研究将是夏朝真实存在的有力佐证。编辑:洛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7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