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石并用时代早期的文化龙山文化

2023/11/24 来源:不详

北京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于铜石并用时代早期的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这一时期占卜等巫术活动较为盛行,代表器物则是磨光黑陶。人们利用快轮制陶,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且表面光亮如漆,堪称中国制陶史上的顶峰时期,所以也叫“黑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的地区主要是山东、河南、河北、晋南和陕西渭水流域,文化的地域性差别显著。这意味着各地区的龙山文化可能有不同的来源。比如,山东龙山文化的一个来源是大汶口文化,河南的龙山文化有一支是来源于仰韶文化,同时有遗址证明龙山文化早于殷的小屯文化而晚于仰韶文化。山东和河南的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时生产工具种类增多,石器都磨得相当精致。骨器、蚌器的制法大都经过打、磨、修三个步骤,其用途与石器相同。河南陕县庙底沟龙山文化在农具方面开始出现双齿木耒。其他农具,如磨型的半月形石刀和镰,都是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所未见的,显示了龙山时期磨制工艺的使用更加广泛,磨制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制孔工艺来说,龙山时期出现了有孔石镰、蚌镰,而且种类比仰韶时期明显增多了。仰韶时期的石刀是单孔,龙山时期则变为双孔,使农具与皮革或绳子更好地结合使用,有利于劳动生产,反映出龙山时期的生产力比仰韶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龙山文化的制陶业也很繁荣,器型多种多样,实用性加强,这是当时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表现。山东龙山文化以陶器群为显著特征。当时的陶器普遍采用轮制,壁薄而均匀、造型规整,除突出地存在具有代表性的少量白陶外,也有白衣红陶。成就最高的是磨光发亮的黑陶,其中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器壁仅厚0.5毫米,还加以镂孔和装饰纤细的划纹,其工艺水平达到了古代制陶史上的顶峰。龙山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大汶口文化晚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以原始农业为主,主要是粟类旱地作物;兼营家畜饲养及渔猎,并经营各种原始手工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龙山文化中畜牧业也相应地繁荣起来。龙山镇遗址中发现了大批兽骨,经鉴定有狗、马、猪、獐、鹿、麋、羊、牛等九种。据推测,畜牧业这时大概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初步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在山东龙山文化中,遗址通常分布在丘陵地带地势高亢的河旁台地上。考古学者们在城子崖遗址的周围发现了版筑夯土围墙,应是重要聚居地的防御性设施。当时人的住房有长方形或圆形半地穴式、圆形地面式和夯土台基地面式,室内还有灶坑。在龙山文化的各个遗址当中,都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窖穴,呈现为规整的圆形或椭圆形。在氏族公共墓地中已经发掘的墓葬约有三百多座。有的墓葬中,有棺有椁,随葬品有精美的陶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6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