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年里盛唐皇帝的7次大逃难成了中国历

2023/11/24 来源:不详

唐韩干牧马图中间六张配图是赵霖昭陵六骏图最后一张韩干得鹿图在人们的印象中,唐朝是一个疆域广阔、军事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朝代,俨然当时的世界老大,“万国来朝”的荣光至今令人津津乐道。然而,仔细研究之后会发现,除了唐诗这颗璀璨的明珠能够为“唐朝文化发达”提供“证据”之外,其他方面实在有点乏善可陈。所谓“疆域广阔”,也是一个错觉,因为一些所谓的学者,一厢情愿地把不属于唐朝的地盘,比如吐蕃、南诏、契丹、渤海、西域等“强加”给了唐朝。那些“胡天”“胡关”甚至“藩镇”,本质上都不属于“中土大唐”,把它们剔除后,唐朝实际控制的区域比偏安一隅的南宋还小。不过,唐朝倒是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至今也没人打破,那就是皇帝逃亡成了“传统”,唐朝出产的逃跑皇帝之多,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安史之乱”唐玄宗逃亡四川“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公元年),求胜心切的唐玄宗李隆基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命令镇守长安门户潼关的哥舒翰主动出击,收复陕洛。唐玄宗是在得到叛将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等错误情报的情况下命令哥舒翰主动出击的。对形势非常了解的哥舒翰大吃一惊,立即上书唐玄宗。哥舒翰认为那是狡猾的安禄山使的阴谋诡计,故意用羸师弱卒进行引诱,如果主动出击,非中计不可,最好的办法是固守,待暴虐无道、失去民心、日渐衰颓的叛军发生内乱时再收拾它。唐玄宗却听信宰相杨国忠谗言,认为哥舒翰按兵不动是居心不良,接二连三派人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恸哭一场,被迫带兵出战,结果在灵宝中了叛军埋伏,20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潼关失守,哥舒翰也被手下绑赴敌营。潼关沦陷后,长安一片混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公主、妃子、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和近侍等仓皇出逃,开了唐朝皇帝打不赢就跑的先河。此时的唐玄宗别的不行,当逃跑皇帝倒是无师自通,一逃就逃到了四川。2、吐蕃入侵唐代宗逃亡河南唐代宗李豫的逃亡,与一个叫程元振的宦官有关。程元振出身贫困农民家庭,小时候为了养家糊口割掉小鸡鸡,入侍皇宫,后因拥立唐代宗有功而深得宠信,官至骠骑大将军,封邠国公,统领全部禁军,权倾朝野,动不动就以私怨诬杀大将军、贬宰相、迫死节度使,连元勋李光弼也不放过,恶意中伤,搞得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对朝廷的戒心日益加重。尤其是手上有兵的节度使们,更是如此,以至于当广德元年(公元年)吐蕃兵打到长安时,竟无一个节度使理睬唐代宗的诏令,连对朝廷一向忠心耿耿的李光弼也不敢率兵解围,害怕遭程元振暗害。各地节度使观望犹豫之际,京师陷落,唐代宗被迫出逃,逃到陕州(今河南陕县)避难。3、节度使叛乱唐德宗两度逃亡公元年,唐德宗李适(“适”音kuò,不是“适合”的“适”)继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唐德宗于第二年发动了对不法藩镇的战争,打算彻底改变藩镇割据、父死子继的局面。历来削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弄不好就会出大乱子,唐德宗削藩也不例外,当年五月就把成德、魏博、卢龙、山南东道四镇“逼反”了,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朝廷。不过最终没掀起什么大浪,仅仅两个月后,四镇连兵就败在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等人手里。一个名叫李希烈的讨逆功臣觉得叛乱是一个好玩的事情,便也想玩玩。这家伙是淮西节度使,奉朝廷之命搞定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后,居然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到处攻城略地,唐德宗发兵讨伐。这边厢还没搞定呢,那边厢幽州卢龙节度使朱泚又搞事了,乘“泾原兵乱”称帝建号,占据长安,进逼奉天(今陕西乾县)。在此之前,唐德宗就逃过一次了,从长安逃到奉天,不然朱泚可能还不会攻打奉天。朱泚的军队猛攻奉天,却未能奏效。当朝廷的援兵很快逼近长安时,朱泚只好退守长安。眼看他就要完蛋,关键时刻唐将李怀光也反了,与朱泚成了“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联合起来对抗朝廷。唐德宗再次出逃,逃到梁州(今陕西汉中),直到年李晟攻克长安后才返回。4、黄巢起义唐僖宗逃亡四川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看到上面这首著名的“反诗”,就知道这个故事与黄巢有关。唐朝末年,由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导致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加上水旱灾害频频爆发,终于于年引发王仙芝领导的长垣起义。同年,山东菏泽人黄巢起义响应。王仙芝战死后,黄巢成了起义军领袖,带领起义军避开藩镇力量强大的中原地区,直扑力量相对薄弱的南方,渡过长江后转战于荆襄、皖南、浙东、福建等地。公元年,攻克南方重镇广州后,控制了岭南大部分地区的起义军不满足于此,公开发布文告,表示要向长安进军。第二年,从广州北上的起义军渡过淮河后攻下洛阳,接着占领长安,唐僖宗慌忙出逃,先是逃到陕西汉中,然后继续南下,逃到四川成都,史称“僖宗幸蜀”。5、宦官搞事唐僖宗逃亡宝鸡黄巢起义军被打败后,在成都躲了整整四年的唐僖宗终于重返长安。惊魂未定之时,新的动荡又开始了。事发于唐僖宗十分宠信的宦官田令孜。这个阉货企图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手中夺取池盐之利,王重荣当然不会让他得逞,两人成了仇敌。利令智昏的田令孜岂肯善罢甘休,联合邠宁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向王重荣开战。势单力薄的王重荣求救于太原李克用,正对朝廷重用朱温表示强烈不满的李克用一口答应。在李克用帮助下,王重荣很快打败了朱玫和李昌符,进逼长安,神策军不是对手,作鸟兽散,唐僖宗只得再度逃亡,逃到凤翔(今陕西宝鸡)。6、唐昭宗削藩失败逃亡山西唐昭宗李晔继位时,藩镇割据势力空前强大。鉴于僖宗时中央禁军被彻底摧毁,唐昭宗即位不久便开始招兵买马,将禁军扩充至十万之众,“欲以武功胜天下”。没想到,在与藩镇的斗争中,唐昭宗遭到惨败,威望尽失。多次与朝廷作对的李茂贞不但无罪,反而被晋封为岐王,加封尚书令。不久,这个朝廷最可怕的对手又被加封为陇西郡王。势力有了更大发展的李茂贞,开始做起了皇帝梦。公元年七月,李茂贞给唐昭宗写信嘲笑朝廷的软弱。暴怒之下的唐昭宗与宰相杜让能商议惩罚李茂贞,杜让能却劝他别打:“陛下初登大宝,国难未平,茂贞近在国门,不宜与他构怨,万一不克,后悔难追。”唐昭宗不听劝阻,结果果然没打过李茂贞。李茂贞得寸进尺,进军长安问罪,忠厚的杜让能用自己的死为唐昭宗顶缸。一心想弄个皇帝当当的李茂贞岂肯罢休,于乾宁二年指使宦官将另一个宰相崔绍纬杀害后,再一次进攻长安,唐昭宗吓得逃往河东(山西),打算在晋王李克用那里躲一躲。没想到在半路上被华州刺史韩建追上。这人是李茂贞的盟友,唐昭宗落到他手里,相当于落到李茂贞手里,他吓唬唐昭宗说您千万别去,否则就再也没有回来的那一天了(车驾渡河,无复还期)。韩建把唐昭宗挟持到华州,幽禁了将近三年才放回。7、唐昭宗被宦官劫持逃往宝鸡回到长安后,又一场危机等待着唐昭宗。宦官和官僚们的矛盾再次爆发,以中尉刘季述为首的宦官居然策划废黜唐昭宗,并把唐昭宗关了起来。胆大妄为的宦官们却害怕李克用、李茂贞和韩建等人兴师问罪,想把包袱丢给占据了东都洛阳的朱温,发动政变的宦官反而被朱温挨个儿暗杀了。光化四年,在朱温拥立下,昭宗得以复位。宰相崔胤见朱温这么牛,估计请他杀几个宦官一定没问题,若是能请他一锤子解决掉危害日久的宦官问题,那就再好不过了。不料,崔胤的“如意算盘”被大宦官韩全诲知道了,他请李茂贞调来兵马保护长安。直到半年后,朱温才对韩全诲动手,韩全诲便挟持唐昭宗逃到宝鸡。紧追不舍的朱温一直将宝鸡围了一年多,到宝鸡“护驾”的李茂贞没吃的了,城里开始饿死人,从东到春每天饿死一千多。被挟持到宝鸡的唐昭宗也没吃的,他居然弄来一个小磨,天天磨豆麦喝粥。虽然喝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但好歹保住了性命。后来李茂贞实在守不下去了,征得唐昭宗同意,杀了韩全诲等二十多个宦官,把他们的首级和唐昭宗同时交给朱温,朱温才带着唐昭宗撤兵。公元年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正在皇宫安歇的唐昭宗被朱温派人杀害。从年,这个大一统王朝,历21帝,享国年,就在7次逃难中灰飞烟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6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