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牲口棚里的几种老物件,你能认出几个
2023/3/6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普及,农村耕地、播种、收割、运输等已基本机械化,特别是开展土地流传、集约经营以来,大型机械开始逐步进入农村,即便是山区小片地,农民也是用小型机械耕作,很少再有用牲口进行耕种,传统的牲口耕作方式正在被淘汰,牲口棚里常用的农具也被丢弃,有些东西已很难见到。本组图片是摄影师从年到年分别在山西平陆、河南陕县、卢氏等地拍摄的一些牲口专用老物件,看看你能认识几件?
铡刀。这是传统农耕时代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喂牲口和沤粪的草、玉谷杆、麦秸都是用它来锄碎。使用时,最关键的是擩东西的人,他既要把被铡的植物捋顺,还要让擩到锄刀下的植物尽量短,且每次都长短一致,以保证铡出来的饲料碎而均匀。现在,有了粉碎机,铡刀仅在深山小村还能见到。
驮架。一种借助鞍子放在牲口背上用来装载物品的农具。记得小时候在割麦时看到过,那时是将割倒的麦子装到驮架两边,用绳子捆扎好,此时要让两边捆的重量基本一致,否则就不平衡易翻到地下。到麦场后,把捆扎的绳子一拉,两边的麦子就全掉到了打麦场里了。目前,这种农具在农村早已不用,找一件原物都很困难了。
马鞍。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农村用驴、骡子、马驮东西时,先给牲口身上套上马鞍子,然后将货物放在上面,又稳当又不磨牲口的背。后来运输物品已发展到用架子车、手扶拖拉机乃至现在的农用三轮车,很少人再用牲口驮东西,所以马鞍也没用了。
驮娄。是一种借助鞍子放在牲口背上装载物品的竹编或条编农具。基本形状是用两条棍子连接起来的对称盛物筐,使用时,连接棍子的中间部分放置于鞍子上,两个筐悬挂在鞍子护板的外侧。一般来说,驮娄依用途不同和地域不同,样式也略有差异。
牛节头。牛拉东西时使用一种专用农具,用木头制作。使用时,将弯的部分套在牛的肩胛骨上,下面用绳子固定,然后将上面的长绳子挂到犁或磨、车等上面,就可以用牛拉车、拉犁、拉磨了。
手摇耧。这种摇耧在过去种小麦和谷子时都是用牲口拉着播种。耧由漏斗、带铁尖三个空心腿、耧锤组成。摇耧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好把式播的种子深浅、稠稀均匀合适,不会摇的既盖不住种子,还浪费。现在人们都用专门播种机,已很少用耧来播种的了。
马车。在没有机动车的时代,马车是平原地区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一般分为一个牲口拉的小马车和三个牲口拉的大马车。现在家家都有农用三轮车、甚至汽车,这种车已没有了实际用途。
牲口套圈。有的地方也叫套项,就是驴、马、骡在拉车、拉磨、犁地时套在脖子上的物件,保护牲口肩不被磨伤。牲口套圈大多是用皮子做成,里面装上棕皮或者破旧衣物。现在,牲口套圈早成了稀罕物。
手扶犁和耙。农村耕地、翻地的主要农具。耕地时用犁,犁完后把地整平则用耙。耙地时,人站在耙面上,牲口在前面拉,运行中耙钉将大点的土圪垃耙小的同时把地耙平整。现在,用牲口犁地、耙地在部分山区还能见到。你见过的还有哪些正在消失的农具?欢迎留言讨论。(摄影:李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