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三晋之首,战国初霸者
2025/3/9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7.html
众所周知,三家分晋是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事件。从公元前年,晋文公设立六卿开始,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年,魏国、赵国、韩国得到周王室的册封,正式成为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公元前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将晋国公室剩余的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在三晋之巅,魏文侯领航变法征战
在三家分晋后,虽然魏国的地理位置相对较差,即地处秦国、齐国、楚国、赵国等大国之间,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魏国却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也即在战国初期,韩国和赵国,都需要跟随在魏国的身边。对此,在笔者看来,魏国之所以可以率先称霸中原,魏文侯这位君主自然是功不可没。
魏文侯:开创先河,三晋初霸者的崛起
具体来说,魏文侯魏斯(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是魏桓子之孙,魏武侯之父,公元前年继承祖父的家业。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魏氏、韩氏得到的要少一些。赵氏得到了晋国北部的大片土地,并向东越过太行山,占有邯郸、中牟。魏氏与韩氏笼罩在赵氏的南边,魏氏偏西,韩氏偏东。赵氏占有的智氏领地正压在魏氏的疆域上,魏氏很压抑。
魏文侯谋略无限,挑战三晋霸主地位
魏氏的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氏,东边是新兴的韩氏,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国拉锯争夺的陕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陕县和灵宝市地区)。魏氏被紧紧地裹在晋西南一隅。魏氏集中在晋西南,虽然在东面还有几块飞地,但都很不牢固,难以成为稳固的基础。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压制封锁。因此,魏文侯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强、不被周边的大国蚕食,然后是打破僵局,从而推动魏国的崛起。
魏文侯治国有道,变法崛起成为霸主
公元前年,得到周王室的册封之后,魏国正式建立,魏文侯也随之成为魏国第一位君主。考虑到魏国处在众多诸侯国的包围之下,魏文侯长期忧心忡忡。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了能后让魏国崛起,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任用李悝、翟璜为相国,乐羊、吴起为将领。在整个战国时期,人才对于各个诸侯国的影响和作用,自然是十分巨大的。比如没有商鞅这位人才的帮助,秦国不可能在战国中后期崛起。而对于战国初期崛起的魏国,也离不开李悝变法的推动。
李悝变法:魏文侯之智,崛起之路的关键
在李悝变法后,魏文侯不断对外用兵,而且胜多败少。当然,和魏武侯、魏惠王等之后的君主不一样,魏文侯在对外用兵上,首先确保了三晋的联盟,也即魏国吃肉,也让赵国、韩国能够喝汤,以此共同对抗战国七雄中的其他诸侯国。公元前年,在河西之地,李悝率领魏国大军击败了秦国大军。不久之后,吴起率军直接攻入到秦国的渭河平原。到了公元前年,经过了李悝、吴起等人的多次进攻,魏国完全占据了河西之地,这促使魏国的疆域得到明显的扩张。而这,无疑是对秦国实力的严重削弱。所以,秦孝公即位之后,有感于秦国的落后,从而求贤若渴,最终获得了商鞅等人才的投奔。
对于魏文侯来说,不仅击败了西边的秦国,还和东边的齐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公元前年,掌握齐国大权的田氏家族发生了内乱。趁着这一机会,魏国、韩国、赵国联合攻打齐国,击杀3万齐国大军。一年后,魏赵韩三家再次攻打齐国,这促使掌握齐国大权的田和被迫割地求和。由此,魏赵韩三家在和齐国的战争中,获得了大片的土地。
同时,在战国初期,由于赵、魏、韩三家向黄河南岸发展,进攻郑国、宋国,从而和一直想要控制郑国、宋国的楚国发生了利益冲突。而这,无疑导致三晋和楚国之间爆发多次战争。虽然楚国的实力比较强大,但是,因为魏文侯联合了韩国和赵国,又有装备精锐的魏武卒,从而击败了楚国大军,并夺取了楚国在中原地区的土地,以此遏制了楚国向中原地区扩张的势头。
最后,针对已经有崛起势头的赵国,魏文侯选择将漳水南岸划入到魏国的势力范围,并设立了邺县,这导致赵国南进中原的战略目标遭到了迎头一击。对此,在笔者看来,邺县的设立,还可以威胁到赵国腹地,这让赵国如鲠在喉。并且,魏灭中山之战发生于战国时代初期(前年至前年)期间,魏国攻灭中山国的一场战争。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前年),魏军在顾(今河北定州)攻灭中山国的作战。经过三年作战,中山国的力量消耗已尽。周威烈王二十年,魏军终于攻克顾城,占领中山国的全部疆域。由此,在战国中期曾让赵武灵王视为心腹大患的中山国,在战国初期就被魏国消灭了。当然,在魏文侯去世后,原本镇守中山国的太子击回到魏国即位,这导致中山国得以复国。
综上,魏文侯在位期间,选贤任能,励精图治,还在对齐国、秦国、楚国等大国作战上多次获得胜利,这促使魏国成为毫无争议的中原霸主。
魏文侯的治国才略和领导智慧,使得魏国在战国时期崭露头角,成为中原霸主的典范。他在变法上的开创性举措以及对外征战的果断决策,为魏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魏文侯的治国理念体现在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善用上。他在位期间,礼贤下士,任用了李悝、翟璜为相国,乐羊、吴起为将领。这种开放的用人观念,使得魏国政权得以稳固,并且吸引了许多有才华的人才为其效力。这一举措在战国时期尤为重要,因为在当时,人才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关键。
其次,李悝变法展现了魏文侯在内政方面的卓越智慧。通过根据能力选拔官吏、鼓励百姓垦荒、废除井田制、颁布《法经》等一系列改革,魏文侯成功地推动了魏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在废除井田制度上,为百姓垦荒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加速了土地的流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后来的国家繁荣打下了基础。
魏文侯在外交战争方面表现出的果敢决策更是让人瞩目。他在对外用兵上,首先确保了三晋的联盟,通过击败秦国、齐国、楚国等大国,不仅巩固了魏国的势力范围,也为魏国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与秦国的战争中,通过灭亡中山国,使得赵国南进中原的战略目标受到阻碍,显示了魏文侯的战略眼光和决断力。
然而,魏文侯在处理与赵、韩、齐等国的联盟关系时,展现了高超的外交智慧。他善于抓住对方内乱的机会,联合其他国家对齐国实施有效打击,取得了大片土地。这种灵活的外交手腕,使得魏国在与周边国家的博弈中占得上风,维护了自身的国家利益。
总的来说,魏文侯的治国之道既注重内政改革,又善于外交联盟,为魏国在战国时期的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他的智慧和果断决策,使得魏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战国时期不可忽视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