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

2022/6/6 来源:不详

河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中国仍有多个地下村落惊呆世界!

中国之大,无奇不有,譬如建筑

造型独特的土楼围屋、中西合璧的碉楼、颇具风情的江南水乡,悬崖上的郭亮村,丹巴藏寨千户苗寨……

△围屋

△碉楼

△江南水乡

△悬崖上的郭亮村

徽派建筑by法的使者

不算上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自然风光,中国光是各种不同特色的村庄就够你玩个一年不重样了!但依旧还有你意想不到的美!

看够了地平线上的风景,这不,还有一个地平线下的村庄等着我们到来。

黄土高原上,地平线下,一个深坑,几间窑洞,这样的民居叫地坑院。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

这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因为只有“塬”这种特殊地貌才能成就地坑院。塬是在黄河的冲刷下,由土层厚且坚硬的黄土构成的特殊地貌,分布在黄土高原边缘。

这些深藏在山旮旯的老土东西,不告诉你你压根想不到这些坑居然是住人的民居,低调却惊艳了国人,甚至是外国人!

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形容窑洞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

地坑院早在多年前就存在了,至今仍有多个地下村落。由于院子结构合理,所以经久耐用,一个地坑院可居住-年左右,较早的院子甚至有多年的历史,住了六代人。

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都能看到这种民居的身影,但只有河南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保存得最为完好!

地平线下的神奇古村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车从房顶过,闻声不见人”说的就是这个村子。

“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地下四合院”、中国民间“建筑奇迹”等等说的也还是这个村子。

庙上村这个村子,比之江南水乡,精致不减半分,却多了一份厚重。

走进庙上村,远远地望去,看不见村落,只看见半截露出地面的树梢和忽隐忽现的地坑。

靠近地坑,只见在地坑上的边沿处,有青砖围成一圈约一尺高的拦马墙,墙上搭着瓦檐,这样地上的人就不会摔下来了。安全、美观,还可以排雨水,一举三得!

在地面上往下看,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有一个占地面积约1.5亩,深约6、7米的方形深坑,坑的四壁挖有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内有一条通向地面的斜坡通道,那是人们出行的门洞。

看似毫无章法的窑洞其实大有来头,地坑院的形制暗含风水和八卦的原理。比如根据古人“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吃不完”的说法,宅后要有山,有个依靠,叫做“靠山宅”。

再比如院子里各个窑洞按功能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按主窑所处方位不同称之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

庭院深深深几许,建造这样一个四壁高耸,窑洞深深的地坑院,没个四五年造不了。

窑洞一般要逐年开挖,因为一下子10孔窑洞全挖出来,很容易塌掉。因此一次最多只能挖3孔窑,然后再等上一两年,让挖好的窑洞彻底晾干后再挖其他的窑。

全家老小一起造,还有邻居来帮忙,这不是“愚公移山”的现实写照么?花个几年造的窑,能住上几百年,“中国制造”就是牛!

神奇古村的人间烟火

平日里,地坑院十分静谧,通向地面的烟囱炊烟袅袅,院子里晾晒的衣服等着主人来收,放学的孩子穿过幽幽门洞回家吃饭,生活就该是这个样子。

农闲的时候,妇女姑娘们聚在一起,把心中的世界万物,通过剪刀和红纸剪出来,张贴到窗上,为院子增添一丝喜气。

自己写的对联自己贴,红红火火过大年。过年的时候,这里相当热闹!

春日满院花开,姹紫嫣红,蜂飞蝶舞。

夏日绿树四合,凉爽消暑,现世安好。

最喜秋日微风静扫,落叶缤纷,院子里挂满了玉米和红辣椒,一派丰收的喜悦!

冬日银妆素裹,黄塬冰封,院子美得让人失语。

夜晚的上庙村,灯火通明,看起来好似镶嵌在大山里的一个个琉璃窗,美极了,璀璨极了!

那些错过会后悔的体验

1.住一次冬暖夏凉、防水防震的独特窑洞。冬天温度在10度以上,夏天20度左右,这个“天然空调,恒温住宅”,说不定你住着就不肯走了!

2.见识一下“过山灶”。由一排炉灶串联而成的灶台,就像一列过山车,有7、8个灶眼,只要柴火在灶的一头烧,热量便会穿过灶膛送到每个灶台,炒焖炖煮同时过,省事又省时儿!

3.吃一次“十碗席”。遇上村民操办红白喜事、娶媳嫁人、招待到访贵客或时令节庆时,他们会准备讲究上菜的顺序和摆放的方位的十分有特色的吃食:“八大碗”和“十大碗”。

“十大碗”有红烧肉一碗、白肉一碗、猪头肉两碗、黄花菜一碗、海带一碗、豆芽一碗、粉条一碗、芹菜一碗、煎饼一碗。

4.尝一尝用新鲜的柿子掺进面粉、玉米面做的柿子馍,好吃又败火。

5.见证一场传统婚礼。男骑马,女坐轿,红盖头,拜天地,这样传统的婚礼可是不多见了。

6.至少学会一种剪纸样式。庙上村的民间艺人在全国剪纸大赛中曾多次得奖,剪纸是他们的传统民俗之一。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搬到地上居住,那些卧于大地之中,与大地相通,随大地脉膊跳动,建造巧妙且颇具匠心的地坑院正在逐渐消失。再不去,也许不用多少年,你就再也看不到如此独特的村落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