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地坑院,整个村子都住在地下
2022/11/1 来源:不详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有的时候我们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跟着小编探索不一样的风景,品味不同的人生!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文化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文化与地域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每个民族间除了有自己独特的习俗之外,居住的环境也是各有特色;例如:北京的四合院、重庆的吊脚楼、藏族的碉房、蒙古族是蒙古堡、傣族是竹楼等等,都是各个民族地域特征与气候条件以及各民族风俗习惯结合的产物,是古代个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的古村落有很多,但是建在地下的村落你见过吗?
今天我们要说到的就是位于我国北方河南,陕西、山西一带的“地坑院”;他们之所以把房子建在地底下跟当地的气候也是有着很大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我国南方地区都是比较湿润的,到了返潮的季节,家里就会非常的潮湿,墙壁上就会跟下雨似的根本住不了人,于是聪明的古人就设计建筑了吊脚楼,来通风防潮;而北方地区则是非常的干燥,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房子里十分的热,好似能把人蒸起来一样,到了冬天的时候有非常的寒冷;现在人们可以在夏天热的时候开空调,在冬天冷的时候烧暖气;但是在古代十分没有这些现代化设施的情况下聪明的古人便在地底下挖坑建房,于是就出现了地坑院;
把房子建筑在地底下,地底下很好的给房子内的气温进行了调节,不论春夏秋冬这些“地坑院”房子的温度都在10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使当地人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能够享受到适宜的温度,这样的“地坑院”的的确确可以称得上是冬暖夏凉的好住处了。
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陕县均有分布;历史最为悠久的就是河南三门峡陕县的地坑院了,至今还住着多户人家,他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据说在历史文明的源头就有了地坑院传统民居的存在,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地坑院以穴居住的方式在地下打坑,四面凿洞,所以这种地坑院又被称为“地下四合院”;多数人家都会在院子里种树,树地下摆着石桌石凳,这既是他们的餐桌又是他们的休闲场所;晚上一家人会围坐在此吃饭,吃完饭后一家人会在此闲坐聊天,十分的惬意;来到地坑院建筑的村庄,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明明听到有村民的欢声笑语,抬眼望去却看不到一个人;
来往的游客无不被这座地下庭院所吸引,无不感慨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建筑艺术;不知大家对于这样的“地坑院”心动吗?心动不如行动赶紧行动起来吧!
山西又一景点走红,房屋层层攀附山崖之上,被称为“天下第一村”
中国唯一“树抱佛”,千年树洞内屹立着一尊佛像,就在福建建阳
四川百年不动的原汁原味古镇,嘉陵第一桑梓,司马相如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