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姓起源在陕县
2022/8/30 来源:不详北京手足癣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
兀氏源于北魏,是中国古代鲜卑族拓践氏的后裔。
鲜卑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今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的嘎仙洞,是建立北魏王朝的拓跋鲜卑的发源地。
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并对平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使之逐渐变成北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而拓跋鲜卑人也由此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
北魏皇兴五年(),拓跋宏继位,是为孝文帝。孝文帝是北魏历史上一位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杰出的改革家和胸有韬略的军事家。
孝文帝在位29年,文治达到最盛时期。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下诏改拓跋为元姓,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从此北魏皇帝改姓元氏,其余所有鲜卑人也都改了姓氏。兀姓的始祖,是北魏宗室元鉴。
唐《元和姓纂》载:“兀:后魏改安乐王元鉴为兀氏。”这是史籍中有关改元姓为姓的确切记载。
北魏延兴三年(),元鉴被孝文帝拓跋宏封为安乐王。北魏承明元年()六月,官拜太尉、征西大将军。
北魏太和三年()九月二十日,元鉴以谋反罪被斩,首级被传送至洛阳。孝明帝元诩认为,元为国姓,元鉴以谋反绝其藉,不该仍姓元,于是下诏命其改为元氏。
元鉴被杀前,嘱其子元览改姓,让后代铭记杀头之事。北魏武泰元年()四月,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大赦天下,下诏恢复安乐王元鉴之爵位,其后人可继续姓元。
但元鉴的后代不愿将兀姓改回元姓。
从此,元鉴的后裔便以兀为姓氏,定居于陕州城以西15公里的金水河,傍秦汉古道开店为生,称袁店,以谐音纪念祖姓。元代之后,村名演变为原店。
兀姓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多数集中于河南陕州区原店、家洼两个村,达数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