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鹊飞山月曙,蝉噪野

2024/12/10 来源:不详

入朝洛堤步月上官仪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上官仪(约—)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贞观进士。官弘文馆学士、西台侍郎等职。永徽时,见恶于武则天,麟德时又被告发与废太子忠通谋,下狱死,籍其家。诗多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时称“上官体”。又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形成颇有影响。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唐初,百官上早朝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候。刘餗《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吟咏了这首诗。当时一起等候入朝的官僚们,觉得“音韵清亮”,“望之犹神仙焉”。可见这诗是上官仪任宰相时所作,大约在唐高宗龙朔年间(—)。入朝:大臣上早朝。洛堤:洛水的河堤。脉脉:形容水流款款貌。如《古诗·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广川:指洛水。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城门外是天津桥。唐代宫禁森严,天津桥入夜锁闭,断绝交通,到天明才开锁放行。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诗的前二句写乘着马,沿着洛水的河堤来到皇城外等候。“广川”指洛水,“长洲”指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好像一条长长的水边沙洲,所以称为“长洲”。脉脉,款款貌多形容水流或者光线,温庭筠也有“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洛水仿佛也含着万千情义,默默无语地流淌着。也用男女之间的饱含深情比喻君臣之间亲密无间,透露君恩深厚,自鸣得意的神态。古代经常以香草美人比喻君王,如屈原的《楚辞》首开先河:“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最著名的莫过于朱庆馀的《试上张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种以男女关系借代君臣关系的表现手法,显得柔情蜜意,意蕴绵长,耐人寻味。乘马走过洛水河堤是什么情状呢?作者以一个“历”字,似不经意间一带而过,实则透露出十足的威仪,真不愧是百官之首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才能如此悠哉悠哉,泰然自若,气定神闲。后二句是借景抒情。这是秋天的一个清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月色已渐渐西斜,快要落到山下面去了,东方已经慢慢露出曙光。这时,鸟儿也出来觅食,树上的蝉也开始鸣叫起来。曙光已见,鹊飞报喜,表现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着自己执政治世的气魄。古人常用日出来比喻天下承平,气象一新,比如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里上官仪用日出东方,阳光普照,鹊蝉飞鸣,表达了自己对太平盛世的感叹,以及自己执政的自信,颇具豪迈气象,而又不失风雅。宽广的洛水脉脉含情日夜不停地东流我乘着马儿气定神闲地路过长长的沙洲山月西斜曙光初现鸟儿也出来觅食希望的田野上蝉鸣四起在这清凉的初秋这首诗字里行间充溢着显扬之气,流露出作者春风得意,倨傲、自荣的情态。真实地为这类得势当权的宫廷文人留下一幅生动写照。从艺术上看,这寥寥二十字,不只是“音韵清亮”,谐律上口,而且巧于构思,善于用事,精心修辞,使得意洋洋的神情毕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