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争霸之五问鼎中原楚庄王

2023/1/31 来源:不详

前年,楚成王在城濮大战失败,楚国的扩张势头被临时遏制。楚穆王时期,楚国又开始北上,扩张势力。

前年,楚穆王逝世,楚庄王即位。

一鸣惊人

楚庄王即位三年,不理国政,日夜寻欢作乐,还向国内下诏令:“有敢进谏的,格杀勿论!”

伍举入宫进谏。庄王左怀抱郑姬,右怀抱越女,坐在歌舞姬中间。

伍举说说:“有一只鸟落在土山上,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过了几个月,楚庄王更加淫乐放纵。大夫苏从入宫进谏。

楚庄王说:“你没有听到我的诏令吗?”

苏从回答说:“舍身为国,是我的梦想。”

楚庄王于是停止淫佚作乐,开始处理政务。

原来,楚庄王上任后,假意淫乐,观察国家大势,辨别大臣忠奸。一切都已经查明,他杀死了几百个罪人,擢升了几百个贤臣,任用伍举、苏从管理政务,举国拥护。

晋国内乱

前年,城濮大战后,晋国力压楚国,成为春秋新的霸主。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晋国内部也出了问题。前年,晋襄公逝世,晋国太子夷皋还年幼。

主少国疑,国赖长君,这几年天天与秦国打仗,如果小毛孩子当晋君,还真不一定应付得来。赵盾等晋国大夫们就商量,打算立年长的公子为国君,赵盾打算迎立公子雍。

前年,晋国派人到秦国迎接公子雍,秦国送公子雍回国即位。

这样问题就来了,晋国是有太子的,迎立公子雍,把太子夷皋往哪放呢?

太子夷皋的母亲缪嬴便怀抱太子日夜到朝堂号泣,主谋赵盾也别想消停,缪嬴还抱着太子跑到赵盾的家里哭。

赵盾和大臣们理亏,都怕缪嬴的逼迫,就反悔了,重新立太子夷皋为新君,这就是晋灵公。

古今成大事者,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赵盾等刚要立公子雍,又反悔立太子夷皋,犹豫不定是政治上的大忌,也为晋国的内乱埋下了祸根。

但是秦国护送公子雍的秦军不知道晋国变卦了,人家还在送人的路上呢。赵盾率晋军攻打送人的秦军,秦军毫无防备,晋军在令狐打败秦军,史称“令狐之役”。

之后秦晋交恶,数次攻战,打得不可开交。

前年,秦国攻打晋国,夺取武城,以报令狐之役。

前年,晋国攻打秦国,夺取少梁。

前年,秦国攻打晋国,夺取羁马。晋国出兵救援,两军在河曲(今山西芮城)交战,秦军大败晋军。

前年,晋国赵穿进攻秦国的马仔崇国。

前年,秦国报复,派兵包围晋国的焦(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晋国赵穿率军救援。

这几年,秦晋不是在攻伐,就是在攻伐的路上。祸不单行,晋国国内又出事了。

前年,晋灵公长成人。晋灵公非常奢侈,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在高台上用弹弓打人取乐,厨师没把熊掌煮烂,就把厨师砍了让妇女抬着把尸体扔出去。

赵盾和随会多次劝告,晋灵公不听,还派鉏麑刺杀赵盾。鉏麑进入赵盾家里,看到赵盾内室的门敞开着,住处极其简朴,便退出来叹息道:“杀死忠臣和违背君王的命令,罪都是一样的。”说完,头撞树身亡。

晋灵公宴请赵盾,打算来一场鸿门宴,埋伏好士兵准备杀死赵盾。赵盾不知道是鸿门宴,差点被砍,幸亏在一个厨师帮助下才逃脱。

当初,赵盾在首山打猎,看到桑树下有个叫示(qí)眯明的人饿极了。赵盾给了他一些食物,他只吃了一半。赵盾问他为什么不吃完,示眯明回答说:“我当奴隶已经三年了,不知道母亲是否还健在,我想把剩下的一半留给母亲吃。”赵盾一看,这是个孝子,又给他一些饭和肉。后来,示眯明做了晋灵公的厨师,并救了赵盾。

晋国已经不能呆了,保命要紧,赵盾逃跑,还没有逃出晋国国境,赵盾的弟弟赵穿就在桃园弑了晋灵公,迎回了赵盾。

赵盾从洛邑迎回晋襄公的弟弟姬黑臀,这就是晋成公。

经过多年内耗折腾以及与秦国攻伐,晋国势力大幅衰减。这为楚庄王夺回霸主之位创造了外部条件。

问鼎中原

前年,楚国讨伐陆浑戎,到了周都洛邑,在洛邑郊外阅兵显摆一下。

周定王派王孙满犒劳楚庄王。楚庄王问:“听说大禹铸九鼎,不知道鼎有多重呀?”

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这是一句打太极的屁话,如果以德服人,天天挨揍,周朝也灭不了商朝。当然,形势比人强,周朝不比当年,也只能打太极搪塞一下。

楚庄王说:“你们不要以为有九鼎,楚国只需融化刀剑上的刃尖,便可以铸成九鼎。”楚庄王这话是话中有话。

王孙满说:“哎呀,兄台,您难道忘了吗?当年夏朝昌盛,远方国家都来进贡,因此铸成九鼎。后来夏桀乱德,鼎归于商,殷纣残暴,鼎入于周。”接着王孙满又说了句比较神的话:“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老兄,上天都定好了,你打算违背天意?

楚庄王听了,感觉有道理,上天不可违,便撤军回国。

楚庄王通过问鼎中原,完成了一次挺近中原的试探。

晋楚拉锯

前年,晋国讨伐郑国,因为郑国背叛了晋国结好楚国。

前年,搁不住晋国打,郑国背弃楚国归附晋国。

楚庄王很生气,讨伐郑国,晋国前往援救。

前年,晋成公与楚庄王争压霸权。晋国在扈邑会见诸侯,陈国畏惧楚国,没赴会。晋国讨伐陈国并救援郑国,与楚国交战,打败了楚军。

但是楚庄王运气太好了,前年当年,老冤家晋成公逝世,晋景公即位。晋国当家的挂了,够晋国忙活几年的了。

前年,楚庄王进攻郑国。晋国士会救援郑国,在颍水北侧击溃了楚军。楚庄王再次失败。不过没关系,老庄同志还年青,咱们接着来。

前年,陈国大夫夏征舒杀死了陈灵公。前年,楚国讨伐陈国,杀了夏征舒。这件事情很狗血,我们在下一集再讲。

前年,晋国和郑国在鄢陵结盟。此时的郑国经过晋国与楚国千锤万锤,锤成了墙头草,谁强就倒向谁。楚庄王要教训一下这个随风倒。

攻破郑都

前年春天,楚庄王攻打并包围了郑国国都新郑。郑襄公坚守城池,等待晋军救援。楚军四面攻城,一直打了17天也没攻下新郑。上天也来凑热闹,一天,新郑东北角的城墙突然塌了。早不塌晚不塌,偏偏这个关键时候塌,豆腐渣工程害死人啊。城内郑国人听说城墙塌了,这是上天要灭郑,都十分惊恐,哭喊声惊天动地。

楚军一看,城墙垮塌,好战机呀,就准备攻城,一举灭掉郑国。楚庄王听见新郑城内的老百姓哭天喊地,心里不忍,就传令楚军后退十里安营扎寨,等郑国把城墙修好后再攻打郑国。这也就是在春秋,要是在后来的战国,这种以德服人的做法便显得迂腐了。

楚国大夫公子婴齐劝楚庄王说:“郑城陷塌,正是天意灭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为什么退兵呢?”

楚庄王说:“现在郑国人只知道我楚国的兵威,不知我们的德。我退师十里,显示德行,看郑国人是投降还是抵抗,再做决定。”哎,都把刀架到郑国脖子上了,还喊着以德服人,真是佩服、佩服。

郑襄公正着急,一看楚军退去,就日夜强修城墙,加强巡逻防守。

楚庄王左等不见投降,右等等来郑国严密防守,大怒,日夜攻城不止。

郑国坚守了三个月,晋国援军还没不到。城内将士和百姓伤亡惨重,渐渐不支。楚国大将乐伯率兵架云梯登上郑城,劈开城门,楚军攻入城内,郑国沦陷。

楚庄王传令,楚军不准烧杀抢劫,不准扰乱百姓。楚军纪律严明,秋亳无犯。

郑襄公“肉袒掔羊”,在路口迎接楚庄王,恭敬地说:“我不德,得罪了上国,我知罪。郑国的存亡,在于君王,若君王顾及先祖武公、庄公的邦交友好,不灭郑国,延其宗祀,使郑国成为楚国的附庸,是君王之德呀!”

楚国大夫公子婴齐对楚庄王说:“郑国力穷投降,正好可以趁机灭了郑国。如果赦免了郑国,他们又会叛楚降晋,则是楚国的大祸!”

楚庄王说:“我们之所以讨伐,是讨伐不驯服的国君。今天人家已经服服帖帖了,还有什么要求的呢?”

楚庄王下令退兵三十里,同意郑国与楚国讲和结盟。

饮马黄河

前年秋天,当楚国打完收工后,晋国才派荀林父为主帅,先穀为副帅,率领六百乘兵车救郑。

晋军到了黄河北岸,听说郑国都城已被攻破,郑国已经投降楚国,还随风倒向楚国,与楚国结盟了。荀林父想班师回晋。副帅先穀说:“来了就是打败楚国的。”说完,带兵渡过黄河。荀林父约束不了先穀,很犹豫。

晋国司马韩厥对荀林父说:“先穀如果失败,您的过失就大了。既损失了军队,又没救得了郑国,太严重了。我看不如干脆进军,如果能取胜,最好,如果不能取胜,与其一个人承担罪责,六个人共同承担,不也好一点吗?”

荀林父无奈,只得率军渡过黄河。

楚庄王原本打算班师回楚国,听说晋军已过了黄河救援郑国,就想早点撤离,避免同晋国硬碰硬,毕竟已经输了好几次,这次胜算也不大。伍参劝谏说:“晋军的将领都是新人,荀林父的副手先彀刚愎自用,不听指挥。晋军有令不行,一定会失败。我军与晋军交战,一定会取胜。您是君王,还没打,就逃走,是耻辱。”

楚庄王改变了主意,率领楚军北上,与晋军对阵。

这时,郑国刚背叛晋国与楚国结盟,郑襄公听说晋国发兵车六百乘救郑,已过黄河,声势浩大。如果晋军打败楚军,又得拿郑国兴师问罪。郑襄公心中不安,问计于众大夫。郑国大夫皇戎给郑襄公出了一计:“臣愿前往晋军营中,劝说晋军和楚军决战。谁赢了,我们投靠谁。”郑襄公一听,是个好计呀,便派皇戎去晋营,又派人去楚营,挑拨晋楚决战,郑国择强者而从之。

两军在邲城交战,由于晋军将领内部矛盾重重,晋军大败,士兵争夺船只渡河,争先恐后,自相践杀,死伤无数。

郑襄公得知楚军打了胜仗,亲自到邲城朝见楚庄王,设丰盛宴席庆贺胜利。

大夫潘党说:“大王,我们取得了胜利,意义重大。我听说战胜了敌人要建一个纪念碑,将来给子孙做榜样。不如将晋军尸首堆积成京观,以示纪念。”

楚庄王反对说:“‘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才是‘武’。武功包括七种德行:禁止强暴、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现在晋楚交兵,士卒死伤,百姓生活不得安宁,我们又有什么德行留给子孙呢?晋国士卒为了执行命令而战死,他们也没有错。我们在黄河边上祭拜河神,然后回国吧。”

楚庄王的成功,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

楚庄王励精图治,再次具备了争霸的实力。

2.外部因素

三十年间,晋国陷入秦晋互攻的旋涡;晋国多位国君相继去世,且有晋灵公这样的昏君,导致晋国国力衰退;邲之战的战场上晋国将领内部矛盾重重。这些都为楚军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最终,楚国在邲之战大获全胜,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为春秋新的霸主。

前年,在位23年的楚庄王逝世,儿子楚共王即位。

前年,陈国大夫夏征舒杀死了陈灵公。第二年,楚庄王讨伐陈国,杀了夏征舒,顺便还带回了夏征舒的老妈。老妈不老,她便是春秋第一妖姬夏姬。夏姬三次为后、七次嫁人,共有九个男人因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就连庞大的楚国也差点因这个妖姬而亡国。

请看下集:春秋第一妖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