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秦国变法之前有过的多惨

2023/1/12 来源:不详

今天终于看完了大秦帝国之裂变,茄子表示,完全被商鞅那变法强秦的决心震慑住了。

先从秦国建立说起吧。秦国的第一任国君秦非子本是给周孝王养马的,因为养马有功,被周孝王赐姓赢,封于秦,成为了西周的附庸。

这里强调一下,周朝的制度是分封制,当时受封的秦君秦非子连士大夫都算不上,更别说诸侯了。

一直到秦襄公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所灭,周幽王之子宜臼为逃避犬戎追杀,在秦襄公护送之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周平王才与秦襄公盟誓,封他爵位,准许建国,和当时齐、晋等国一样的地位,至此,秦国才算是成为了真正的诸侯国。

不过,周王允诺其建国,把岐山以西的土地给他,目的便是让他抵抗犬戎,且那时的岐山以西,是被犬戎所占,大部分是不毛之地,于是,一个名不副实的诸侯国开始了他艰难的创业之路。

周宣王时,任秦仲为大夫,征伐西戎,结果惨败,秦仲也死在了西戎。一直到秦文公时,才把犬戎赶跑,在岐山站稳脚跟,因为犬戎时不时的骚扰,因此,秦人养成了好勇斗狠,全民皆兵的习惯。

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为相,改革内政,治理国家,国势渐强,秦穆公便萌生了东出争霸中原的意图。秦穆公初期,秦国东出取的胜利,势力逐渐延伸到黄河西部地区,而后一路东进,发兵攻郑,路过晋国地区时,顺手灭掉滑国,当时晋文公刚死,身披孝服的晋襄公亲自督战,与崤山设伏,大败秦军,这就是著名的崤之战。

东出受挫之后,秦穆公不得不听取百里奚的建议,攻打西戎。

秦穆公平定西戎,解决了困扰秦国数百年的难题,同时也增加了12个属国,扩地千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桓公时,晋国衰落,桓公意图再度东出,晋厉公联合诸侯讨伐秦国,秦军大败而逃,次年,秦桓公亡。

到晋悼公时期,晋国再次称霸,且多次会盟之后,率领军队攻打秦国,秦军退至域林,而后楚国强胜,秦景公无奈,只得坐看晋楚争霸。

春秋后期,晋国公室衰弱,秦国也不敢起攻打晋国的念头。而后,三家分晋,战国开始。

秦简公时期,魏国李悝变法改革,又有吴起为将,且其建立起当时威震天下的魏武卒,魏国始强,称霸天下,在秦军手里夺取了河西之地。

秦惠公曾发兵五十万,欲夺回河西之地,却被吴起率领的五万魏武卒打的大败,这边是阴晋之战。

一直到秦献公时期,公元前年,秦献公继位后,进行了国内改革:取消国野界限,将在野农民按照军事组织形式以五家一伍编入户籍,使服兵役,扩大兵源,内地开始设置军、政合一的县级组织,便于征集兵员;将国都由远在关中西部的雍(今陕西省凤翔县),东迁至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便于对魏作战。公元前年,魏国在武城(今陕西省华县东)筑城,为秦所败。秦国在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南)击败来援的魏、韩联军。公元前年,秦献公亲率主力攻入魏河东腹心地区,在石门(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歼灭魏军6万,获得大胜。魏国惨败,诸侯震动,周显王亦祝贺“献公称伯”。公元前年,秦乘魏军在浍水(今山西省翼城县南)北岸与韩、赵联军大战之机,派庶长国出兵攻魏,在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南)大败魏援军,俘其主将公孙痤,占领庞城(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南)。 在秦、赵、韩三国的夹击下,前年,魏惠王被迫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同时修筑河西长城(南起今陕西省华阴县,经大荔西、澄城东、合阳北,在韩城南与黄河西岸相接),对秦采取守势。秦军一度围攻陕城(今河南省陕县),企图切断河东与魏新都大梁间的联系,但未成功。

秦献公死后,孝公继位,变法改革,积蓄国力,一战弱魏,一百多年后,其后人嬴政统一中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