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期刊上的子午道

2023/1/12 来源:不详

中科医院专家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8_1/

子午道一图的图文已刊载在《地图》期刊今年第五期上,由于《地图》是面向大众的非学术性刊物以及篇幅限制,刊载时删减了其中的学者争议部分和参考文献,地图为清晰起见也几经修改,最终以灰度图形式定稿。现将期刊上删减的部分文字和此地图的渲染变迁一并列出如下,以供参考:

《地图》年第五期封面

图文页

地图页

初稿

二稿

三稿(之一)

三稿(之二)

定稿

学者对子午道新旧道修建时间的争论

据学者王子今、周苏平等人的实地考察,历史上子午道的北口并不止子午谷水河谷一个出入口,子午谷东侧的石砭峪(旧名石鳖谷,石壁谷),子午谷西侧的沣峪,都曾经作过子午道的北口。

又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二山南道三》》记载,新道的开辟在南北朝萧梁时期,因碍于旧道南段的池河河谷桥梁众多,且多毁坏,梁朝将军王神念:“以旧子午道缘山避水,桥梁百数,多有毁坏。乃别开乾路,更名子午道,即此路是也”),在旧道的西南方向重新开辟了一条新道。自此,子午道南段的路线就从原来的池河河谷西移到了今堰坪河及其上游的长安河河谷,相应地子午道的南口也从原来位于今石泉县的池河镇附近,移到了今西乡县的子午镇附近。当代著名学者严耕望在其著作《唐代交通图考》中也持这种观点。

但是学者李之勤先生对这种说法提出了异议,他在文章《秦岭古道历史资料辑校12则》中认为,在梁武帝天监四年(年),发生了梁朝将领夏侯道迁以汉中郡叛梁投降北魏的事件,包括池河镇在内的今陕南、川北和甘肃东南部的许多川郡均被北魏攻占,此后梁与北魏即以池河镇以东的梁门山分界,所以把子午道南段线路从今池河谷的池河镇改线到今长安河谷的宁陕县等地的事迹,放在梁朝将军王神念身上的说法缺乏有力的根据。

不过,根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对南朝梁实州郡县沿革的研究,发生于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年,一说在天监三年,即公元年)的梁朝将领夏侯道迁叛梁投降北魏的事变,陷落的只是梁州的州治南郑(今汉中),东、西晋寿郡,以及巴西等十四个郡,包括今宁陕县和安康市在内的梁州东部仍然属于梁。在宁陕、安康一带,南梁与北魏的边境分界仍在秦岭的主脊,也即丰峪河与旬河的分水岭附近,所以在此之后,梁朝出于巩固北部边防的目的,对子午道的南线进行重修改道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不能轻易加以否定。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之勤:“历史上的子午道”,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2期

2.王子今,周苏平:“子午道秦岭北段栈道遗迹调查简报”,载《文博》,年第4期

3.李之勤:“秦岭古道历史资料辑校12则”,载《栈道历史研究与铃技术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年5月

4.《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陕西省交通史志编写委员会,人民交通出版社,年8月

5.《南山谷口考校注》,(清)毛凤枝撰,李之勤校注,三秦出版社,年1月

6.《道汇长安秦岭古道文化地理之旅》,高从宜、王肖苓、王跃琼著,西北大学出版社,年8月

7.《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四册,谭其骧主编,地图出版社,年10月

8.《唐代交通图考》(第三卷·秦岭仇池区),严耕望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年9月

9.《三秦记辑注关中记辑注》,刘庆柱辑注,三秦出版社,年1月

10.《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李晓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年1月

11.《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中华书局,年6月

12.《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撰,中华书局,年3月

13.《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二版),胡阿祥、孔祥军、徐成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年9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