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生中之最大错误,差点弄得自己众叛亲
2023/1/2 来源:不详北京扁平疣哪个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90900.html
伤心楚汉之项羽篇:奈若何(22)
主笔:江湖闲乐生
公元前年11月底,项羽诸侯大军离开新安,经渑池、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一带)逼近函谷关,刘邦欲遣人开关门迎接项羽,关中儒者解生却劝他说:“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闻项羽号章邯为雍王,欲使之王关中,若不早为定计,沛公必不得此地矣。不如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拒之可也。”(据陆贾《楚汉春秋》)
刘邦利令智昏,他果然派兵去函谷关,坚守关门,无论何军,一概不准放入!
这些儒者,简直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刘季之前在霸上的“约法三章”里已向天下宣布,他要“待诸侯至而定要束”。可现在他出尔反尔,竟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诸侯入关,这就将自己置于与天下诸侯为敌的危险境地,从灭秦功臣一下子成了反革命,这正好给了诸侯们除去他的绝好借口。
在这个世界上,利益就是实力,没有实力求利益,等于没车没房追女孩,那八成是要偷鸡不成蚀把米的。
项羽万万没有想到,在函谷关等待他的并不是一个热烈欢迎的两军会师场面,而是一扇紧闭的关门。
“开门!”项羽强忍心中不快,拍马来到关下朝上面的守卒喊道。
“whoareyou?”
“Iam诸侯上将军项羽。汝等快快开关,使我入见沛公。”
“Youare项羽,Iamsorry。沛公有命,无论何军,一概不准放入,擅入者死!”接着只听见嗖的一声,一支劲箭划破空气,正落在项羽马前
“刘邦无礼,敢拒我耶?”项羽一声怒吼,整个崤函山脉仿佛地震。
项羽没有办法不震怒,刘邦与他一别经年,两人好不容易联手灭了暴秦胜利会师,没想到刘邦对他竟是这个态度!这不由让项羽的幼小心灵大受刺激。
刘邦不与他合击章邯,项羽可以忍受;刘邦想独占关中,项羽勉强也可以忍受;但他独独不能忍受革命胜利后刘邦的翻脸成仇,难道两人并肩作战时的那段患难与共的深刻友谊,原来竟只是一个笑话么?
于是项羽震怒了。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君王一怒,那可要血流成河!
“英布,给我强行入关,抵抗者杀无赦!”项羽一声令下,他的头号小弟英布顿时如打了一针兴奋剂般,带着几万兵潮水般向函谷关涌去。
对于英布而言,项羽就是他的神,项羽让他杀谁就杀谁,无论是秦国的降卒,还是刘邦的友军,甚至高高在上的菩萨楚怀王,他都不会有片刻犹豫。
函谷关,立刻血流成河了,关内数千守军,尽数被英布屠杀。(《史记》言为英布攻关;《楚汉春秋》言乃范增在关前堆放柴薪,扬言放火烧关,函谷关守将吓得赶紧开关;不知孰更贴近史实)
血流成河只是一个开始,百二秦关,即将血流千里,因为复仇者来了,而且是震怒的复仇者。
项羽军入关以后,沿渭水南岸由函谷关向咸阳西进,一路势如破竹,至戏水西岸的鸿门一带停驻下来。项羽下令大军北临渭水,南靠骊山安营扎寨,这个地方,离刘季的霸上军营不到二十公里,显然,项羽是来找刘季算账了,这一年来的恩恩怨怨,咱们两兄弟可要好好算算。
当是时,项羽军四十万,刘邦军十万,一个在鸿门,一个在霸上,问苍茫大地,该由谁主沉浮?
刘邦追悔莫及,他派兵封锁函谷关,本来是想占据有利条件,与诸侯军展开外交谈判;不料项羽根本不做任何交涉,竟然直接攻入关来。他更加没想到,当年曾助秦国抵挡东方六国兵锋长达百年的天下第一雄关函谷关,面对诸侯大军居然如此不堪一击,如今项羽兵临城下,为之奈何?
难道真的要与他这位脾气暴躁的项老弟兵戎相见吗?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完了完了。
霸上与鸿门,紧张的气氛几乎让所有人喘不过气来,项羽心中的怒火尚未平息,很快又一次被人无情的点燃了。
这个人叫曹无伤,是刘邦手下的左司马,当他发现刘邦大事不妙后,立刻决定上演无间道,来向项羽告密,以另谋出路,投靠项羽这座更大的靠山。他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令嬴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这个曹无伤可不是小人物,此人是最早追随刘邦从沛县出来打天下的元老级人物。刘邦初起之时,正是他率军击败了前来围剿的秦军,并且俘杀了泗水郡守壮。要知道当年项羽刘邦联手才斩杀三川郡守李由,所以曹无伤俘杀泗水郡守壮一事,乃是极大的功勋,而他所任左司马之位,在楚国军制中仅次于大司马之下,那也是极高的军职。
刘邦沛县嫡系高级将领曹无伤的反叛,也说明刘邦十万大军并非铁板一块,相信只要项羽大军攻来,恐怕不少人要临阵倒戈的。
这件事同时也说明,刘邦的沛县嫡系(除樊哙、夏侯婴、纪信三位生死之交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忠心,当生死利益攸关之时,我很怀疑他们的忠诚度,如果韩信当上齐王之后奋起而与刘邦争天下,曹参、周勃、傅宽、齐受、陈涓、丁复、陈武、孔聚、陈贺等人的立场恐怕也堪忧。
而正是因为曹无伤地位非比寻常,所以他的情报准确度应该是非常高的,项羽听罢,只觉自己的小心肝再次被一枚小暗箭正正刺中,他怒不可遏,拂案而起,在帐内暴走不止。
——好你个刘季,我二人相约共入关中诛灭暴秦,为千千万万的楚人报仇,誓言犹在耳边,你却重用嬴秦之余孽,独占暴秦之珍宝,抗拒诸侯入关,乘人之功,而夺为己有,并且妄图勾结嬴秦反动派旧势力,搞分裂,搞独裁,搞复辟,开历史倒车,此丧心病狂之举,既伤兄弟之义,亦伤楚人之心,我项羽饶不了你!
帐内诸将也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请求项羽立刻攻打刘邦,将这个现行反革命抓起来治罪。
英布道:“沛公招纳降王嬴婴,遂尔释放,惟知独擅,而不知怀王之命,此其罪一也;邀买人心,改秦法律,此其罪二也;拒关遣将,阻诸侯之兵,此其罪三也。刘季有此三大罪,项王可代怀王诛之。”
范增也劝项羽:“沛公居山东时,贪财好色。乡人最贱恶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也。吾令人夜观天象,见云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范增其实是个阴阳家,而阴阳家最大的学问就是望气,他们能从玄之又玄的气中看出上天的意志,这在唯物主义的我们看来似乎有些愚昧可笑,然而在遥远的中古时代,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就连著名的无神论者东汉学者王充都认为:“项羽用兵过于高祖,高祖之起,有天命焉。国命系于众星,列宿吉凶,国有祸福;众星推移,人有盛衰。”可见这样的想法多么的深入人心。
所以在中国历史所有成功伟人的身上,无一不被有意无意的披上了件叫做“天意”的神秘外衣。
刘邦也不例外,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了这些所谓天意(其实就是运气好)的加持,他和他的臣子们也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对此大加宣传,这样一种舆论的威力,是百万雄兵也难以抵敌的。范增正是被这样的舆论给击倒了,所以后来绝望而终;而项羽开始的时候也不相信,后来他想不信都不行了——天意这玩意儿,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信的人多了,还真成了那么回事。
不过这会儿,范增决定逆天而行,帮助项羽对抗天意的选择,成功与失败,在此一举。
项羽却不相信天意,他只想快些解决自己与刘邦的恩恩怨怨,于是他果断下令道:今晚大飨士卒,明日一早大军出动,收拾刘邦他小样儿的。
抗拒项羽诸侯大军入关,这恐怕就是刘邦一生中犯的最大错误了,如果不是所谓天意加持,刚好项羽叔叔项伯跟张良关系够铁,刘邦恐怕还真早就玩完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