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陕县 > 陕县新闻 > > 聊聊上官婉儿

聊聊上官婉儿

2025/4/4 来源:不详

上官婉儿,出身显赫,先祖姓芈,是陇西上邽人,因为官拜上官邑大夫,所以就以上官为氏。

在汉昭帝时期呢,婉儿的家族出现了一位大人物叫上官桀,他的儿子是霍光的女婿,他的孙女是汉昭帝的皇后。

他和霍光一起受到了汉武帝的遗诏委托来辅佐汉昭帝。

但是由于与霍光有矛盾,发动政变然后被杀了,后来婉儿的家族就迁到了陕县。

今天河南的三门峡,在隋朝时期,上官婉儿的曾祖父上官弘任江都总监,隋末大乱,随着隋炀帝被杀,上官弘也一命呜呼了。

他的儿子上官仪躲了起来。后来私度为沙门,为什么叫私度呢因为当时要做和尚的话,是要拿到官方的度牒的。在寺庙里面,上官仪求知若渴,拼命学习。

他不仅精通佛典,而且对文史也是涉猎广泛,写得一手好文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被人举荐不说,参加科举考试还考中了进士。

唐太宗非常欣赏上官仪的才华,他的仕途也是飞黄腾达。上官仪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气场的人,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这是上官仪在上朝的路上。骑着马然后沿着河堤看着月亮写下的诗。

到了高宗时期,上官仪更是官拜宰相,但是由于上官仪要废除武则天的皇后之位,惹怒了武则天。

这件事情也牵连到了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庭芝他们被杀了,这个时候上官婉儿才刚刚出生,她和母亲就没入掖庭,在掖庭里度过了十分黑暗的十余年的时光,可能是遗传天赋啊。也有婉儿母亲正式的教习,上官婉儿她学习东西很快,他的才华很快就在掖庭被传为美谈,并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武则天就找来婉儿写文章,婉儿非常自信的就写下了文辞漂亮的文章,武则天就要她留在自己的身边来做文书工作,13岁的婉儿就这样离开了黑暗的掖庭。

其实在婉儿出生之前,有人跟他的母亲郑氏说,你生了孩子将来是要称量天下的。

可是,为什么上官婉儿愿意去帮杀害过自己至亲的人去工作呢?

大概是因为当时事情发生的时候,婉儿还在襁褓之中,她没有亲身经历,而且她的母亲并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带着仇恨去生活,所以没有过多的去渲染这段痛心的家事。

为了给婉儿一个名分,武则天安排她做了高宗李治的五品才人,这一点在史书当中是没有记载的。

我们只知道婉儿是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第三个儿子,中宗李显的二品昭容而已。

当然这是政治的安排,上官婉儿和高宗李治之间肯定是没有什么的,十几岁的婉儿非常需要历练,她当时担任的工作是制作诏敕,这和写诗词文章不一样,不仅仅要求文采好,而且说话要滴水不漏,要对典章制度烂熟于心,这个工作婉儿一干就是十几年,再委以重任之前武则天一直考验着她。

武则天是欣赏她的才华,也喜欢她的容貌,但是对工作要求也很高。有一天上朝,婉儿被一个男子的容貌气质啊吸引得走了神。

下朝之后武则天就命人将一把小刀子插在了婉儿的眉心中间。婉儿非常痛苦地写下《乞拔刀子》哀求武后,后来为了遮蔽这个疤痕,在眉心中间贴起了花钿。

其实这个事情不能怨婉儿,因为武则天用她用的太过扎实了。已经30岁了婉儿从来没有过一段属于自己的真挚的情感的经历,这个时候的上官婉儿已经可以很娴熟的帮助武则天处理各种的政治事务,也成为了她的心腹。

所以在32岁的时候,婉儿被正式任命去掌握机要,并且参与到了编修国史的工作当中来。

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婉儿和武三思有了私情,这段私情被武则天默许了。

武三思是比婉儿早一年参与到编修国史这个工作当中了,他们有交流的机会,武则天为什么会允许这段私情的存在呢,因为这样一来婉儿就更加和武家分不开了,但是武则天又考虑到婉儿如果在武则天死后没有名分会很可怜,大概是武则天想到自己曾经在寺庙为尼的日子吧,就把婉儿许给了李显做妃子,就这样李家武家婉儿,就形成了很微妙的关系。

其实婉儿和武三思的私情,在某种意义上确实保护了武家的利益,武三思有性命之忧的时候,婉儿就把武三思介绍给了中宗李显的皇后韦后。

中宗、婉儿、武三思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不可言说的关系。

上官婉儿还有一个弟弟情人崔湜,崔湜是婉儿的最后一个情人。

其实,崔湜是武三思介绍给她的,因为武三思年纪大了,但是又想和婉儿保持着盟友的关系,就把巴结他的崔湜推荐给了上官婉儿。

崔湜是一个官瘾很大的人,但婉儿对他这个弟弟情人也算是真心实意地给了很多的方便和帮助。但崔湜这个人品质真的不大好,在婉儿走了以后他又和婉儿的姐妹太平公主打得火热。婉儿也是一个对权力欲望很大的人,但她错就错在把自己的情感还有政治工作纠缠在了一起,她一直小心翼翼的维护着武家的利益。但是武则天去世之前,听了狄仁杰的劝阻,所以留下那句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在某种意义上,武则天宣告了自己的失败。但是上官婉儿依旧帮助着武家。

还有她的塑料姐妹韦后母女去欺辱太子李重俊,逼得李重俊当时就起兵造反了。虽然只有多个人。那场兵变当中,李重俊还是杀死了武三思和武三思的儿子,要不是李重俊冲进宫殿的时候迷路了,上官婉儿也会死在他的刀下,多么不受宠的一个太子,冲进自家宫殿居然迷路了。

虽然李重俊失败了,但这件事情对婉儿的触动是特别大的。她觉得江山还是李家的,所以她就有意疏远了他的塑料姐妹韦后母女。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劝阻李显不要太过分的溺爱她们,后来李显也死了,大概率很多人都说是被韦后以及安乐公主就是李显的皇后和女儿给毒死的。

这个时候呢,婉儿和太平公主就站在了李显的弟弟相王李旦以及他的儿子李隆基这边。

上官婉儿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还起草了中宗的遗诏。说要相王李旦来辅政,但她低估了他的盟友李隆基是个富有洞察力而且心狠手辣恨透了女性专权的人。所以在唐隆政变的那天晚上,即使她镇定自若气场强大的拿出我是你盟友的证据之后,李隆基还是干脆的决定杀了她。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这是上官婉儿墓志铭当中的诗句。

感觉上官婉儿仿佛从出生就注定要深陷政治漩涡一样。她身不由己,是一枚棋子,是牺牲品。

史书上对她有很多恶评,哪怕她对老百姓真正有利的一些举措,也在史书上被盖上了“以收时望”的标签,这不公平。她身不由己,她就像时代的产物一样身不由己。

她可能没有真正哪一天是做过自己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确实为大唐留下了非常精彩的一笔

探寻名仕风流闲聊古今事探究历史渊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