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周南是什么含义

2024/12/30 来源:不详

刘军连怎么样 https://m.39.net/disease/a_9376682.html

《诗经》中的《周南》,属于《国风》,排于第一。

《国风》,朱熹《诗集传》说:“国者,诸侯所封之域;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可知,《国风》就是采自不同地域的民歌。《诗经》收录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共计一百六十篇。

《周南》,是周公旦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

西周初,周公居都洛邑和召公奭分陕而治。“陕”,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一带。“周南”,即指包括洛邑以南,及至汝、汉、江一带地区。

《周南》共收诗十一篇,居首的是《关雎》,主要为河南、湖北之间的民歌。在《诗经》中,《周南》被看作是南国之诗,或曰是以南国乐调所写的歌词。

大约是因为周公对于周朝居功至伟,所以《诗经》将《周南》排在了最前面。

《毛传》载: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

这段话,不管是子夏还是毛亨说的,大意是讲,“诗”的意义很重大。比如“风”,从上至下就是“化”,从下至上就是“刺”,不过“刺”是委婉的、好意的规劝。不管是“化”还是“刺”,目的都是让人们“发乎情”“止乎礼义”,即以“礼义”作为道德和行为标准。

从上“化”下,首推周公,“周南”,是说周公的高尚德行自北向南传播。《召南》排于此后,也是这个道理。

这是对《周南》“上纲上线”的另一种解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