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氏王朝开始看,历史上的陕西是怎么

2024/10/20 来源:不详

白癜风研讨会 http://baidianfeng.39.net/a/240530/f1pegcd.html
引言

公元年年初,后周王朝的禁军首领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在他自己一手导演的“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以“受禅”的方式从年幼的后周恭帝手中夺取了政权,登基建国,南面称尊,从而开始了两宋赵氏王朝多年的统治。

北宋建立的次年折德扆入朝赵匡胤,归顺宋朝,朝廷允其后世子孙世袭知府州事。但宋朝为制约折氏,特置麟府军马司以监视其动静,势凌知府之上。李氏先祖是唐末助唐镇压黄巢起义的党项首领拓跋思恭,他以此“功”受赐姓,世袭定难军节度使,其后裔在后周时又加号西平王。

建隆三年,李彝兴向宋朝进贡马匹以示臣服。这时定难李氏与赵宋的关系与麟府折氏十分类似,史称:“折氏据有府谷,与李彝兴之居夏州,初无以异。”而宋朝对定难军也如同对麟府一样,力图强化控制能力。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夏州党项人发生内讧,拓跋部首领李继捧率领部落头人余人、民户5万余帐投附宋朝,迁居东京。

宋朝封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并遣使至夏州护送李继捧举族内迁。其他党项贵族如夏州李克文、绥州李克宪等也相继效法继捧,献土投宋,只有继捧弟李继迁率领随从数十帐逃入沙漠中的地斤泽,抗宋自立。宋军遂进驻银、夏、绥、宥四州,取消了定难军,设立了直属朝廷的流官政权。

今陕南汉中一带在赵宋立国时尚属后蜀版图。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二月下诏伐蜀,以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为统帅的3万宋军由风州南下,连拔乾渠、万仞、燕子诸察,攻下兴州,败蜀军人,获军粮40余万石。蜀刺史蓝思绾逃到西县。宋军乘胜进击,连破石圌等20余寨。先锋史延德追至三泉,击溃蜀军数万,获粮30万石,蜀将招讨使韩保正、副使李进皆束手就擒。残余蜀军烧毁栈道退入葭萌关。宋军遂全部占领了今陕南地区。

这样,通过对后周的继承,对藩属的控制和对邻国的征讨,到宋太宗时,今陕西全境均已在宋朝控制下,自唐末以来的乱世终告结束,陕西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作为正式政区的“陕西”一词的出现,是这新的一页的一个象征。本来“陕西”之称早在汉魏时已见于史籍。《后汉书郡国志》弘农郡陕县有“陕陌”,刘昭注引《博物记》曰“二伯所分”。"即西周初以周公主陕东、召公主陕西,顾炎武称此为“陕东”“陕西”之分的由来。《水经注河水》称:“河水又东得七里涧,涧在陕西七里。”

这里讲的“陕西”都是泛指陕州以西。宋初沿后周政区,袭用唐以来的道制,分全国为10道,今陕西境内除陕南及陕北神、府一隅外,大部分地区属关西道。不久宋朝改“道”为“路”,关西道改称“陕西路”,这是历史上“陕西”正式成为一级政区地理名称之始。就其主体部分而言,关中即陕西,则是始自宋元而至今一贯的概念了。

宋初的陕西路,“东尽殽函,西包汧陇,南连商洛,北控萧关”,幅员极广。到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时,把陕西路一分为二,东为永兴军路,西为秦风路,各以京兆、秦州为治。但时人仍习惯地以陕西相称,号为“陕西二路”。而在此以前的庆历新政时期,陕西路已从军事上被划为五个防区,也以“路”名之,即永兴军路、鄜延路、环庆路、秦风路与泾原路,于是又有“陕西五路”之总称。

熙、丰年间,王韶开边后又增设熙河路,并前五而为“陕西六路”。这时陕西便有两套“路”制的划分同时并存。“陕西二路”中的永兴军路辖境相当于“陕西五路"”中的永兴军、鄜延、环庆三路,而“二路”中的秦风路则相当于“五路”中的秦风、泾原以及后设的熙河等三路。这种两套“路”制并存的体制当时在全国仅见于与辽为邻的河北和与夏为邻的陕西,而以陕西更为典型。我们后面将提到这是一种战时行政体制的特点。

到北宋后期,今陕西省境除陕北横山一无定河上游地区为西夏占有外,都分属北宋的永兴军秦风、利州、京西南、河东等五路,其中前两路辖境按“陕西二路”计。它们在今省境内的辖区如下:

永兴军路,今陕西绝大部分地区均属之。元祐四年该路在今省境内共辖2府:京兆延安;10州:华州、同州、耀州、醴州、邠州、泾州、商州、坊州、鄜州、丹州;4军:清平军定边军、保安军、绥德军。以上共辖属40县。

秦凤路,今陕西宝鸡地区大部均属之。元祐时在今省境内共辖1府:风期;2州:陇州、风州。共辖属14县。河东路,路境主要在今山西,元祐时在今陕西境内有麟、府2州宁军,共属4县。利州路,今陕西汉中地区大部均属之。元佑时设治在兴元府,除该府外尚在今省境内辖洋州、兴州,共1府2州,下9县。京西南路,大部区在今湖北、河南,在今西境内只有金州1州,下属5县。

北宋灭亡后,陕西六路陷于金军。金除了把陕北的麟、府二州及定边军送给西夏外,其余地区先交伪齐统治,后又并入金版图。金朝沿用了北宋陕西两种路制并存的体制,改“陕西二路”为陕西东路、陕西西路,分治京兆与平凉,各依宋制置转运使。又并“陕西六路”为四路:永兴军路改京兆府路;熙河、秦风二路并为熙秦路;环庆、泾原二路并为庆原路;鄜延路依旧,并改宋之经略安抚司为总管府。

结语

到金后期,又把熙秦路分为凤翔、临洮二路,从而形成了金朝的“陕西五路”。同一时期,南宋则在其控制下的陕南设置了利州东路,并把今略阳、风县等一小块地区划归了主要辖境在今甘、川接壤处的利州西路。直到蒙元崛起,相继灭掉夏、金与南宋后,又分陕西为10路,并在10路之上设置了陕西行省。从此也就有了沿用至今的“陕西省”之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7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