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相寺熊耳山下禅宗祖茔,达摩只履西归

2024/10/12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 http://www.znlvye.com/
空相寺原名定林寺,俗称西山寺、熊耳寺,又名达摩塔院,位于河南省陕县西李村乡的熊耳山下,是“禅宗祖茔”,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子瑞摄)空相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年),与白马寺同一时期建造,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一同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寺”。图为熊耳山下的达摩殿。空相寺的得名,源自创立中国禅宗的达摩大师。公元年,达摩大师讲法时安然圆寂,葬于定林寺,寿岁。众僧徒将初祖大师葬于定林寺内,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其弟子出于对大师的崇敬之情,演绎出大师“西归”之说:称东魏使臣宋云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经返回途中,见大师于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一带)携只履西归,立即报于皇帝。皇帝闻之,命人挖开达摩墓葬,只见只履空棺,方知大师已脱化成佛,遂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有关达摩祖师“只履西归”的故事,在少林寺碑廊内还有一块《达摩只履西归相》碑,这块碑立于金代大安元年(年)。碑上有达摩祖师手携只履翩然西归的法相,碑顶部记:“达摩入灭太和年,熊耳山中塔庙全,不是宋云葱岭见,谁知只履去西天。达摩圆寂后第二年,由积庵法师修了达摩塔,定名为“圆觉空塔”。现存的塔为明洪武五年(公元年)所建,青砖结构,七级浮屠,两层基座,高约12米,塔身为八角形,塔刹为宝瓶式。东魏元象元年(公元年),孝静帝将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达摩是南天竺国(今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太子,姓刹帝利,他于公元年渡海东来,乘一叶苇筏漂过长江北上,来到熊耳山下定林寺任住持,讲经说法,被誉为“西方圣人”,定林寺也因此名扬四海。南北朝时期,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大师受恩师般若多罗尊者的指点,泛海东渡震旦传法。于公元年从广州登陆,后被南朝梁武帝萧衍接至金陵(今南京)。菩提达摩在与这位六度出家、度众无数的“菩萨皇帝”交谈中,因对佛法认识不尽相投,遂不辞而别,一苇渡江至北魏。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以“二入”、“四行”禅法教导学人,首传大乘禅宗与慧可。公元年,菩提达摩已经来中国十年有余,在完成了佛法大乘在中国的首传之后,菩提达摩大师西行游化至河洛一带,圆寂后葬于定林寺也就是今天的空相寺内。世人“高崇纪念”,就连当初与其“语不契”的梁武帝也在其圆寂后,亲自题写碑文以示尊敬。这通碑题为《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刻,碑文气势雄伟,对达摩祖师做了高度的赞颂。空相寺鼎盛时期历代帝王将相多有来此朝山拜佛,然而寺庙在历史上曾数遭洗劫和人为拆迁。北周武帝灭佛和唐武宗灭法期间,空相寺都难逃顾厄运。到了晚清、民国时期,寺院房屋相继倾倒拆毁,仅存达摩塔和达摩石刻画像碑。图为寺内的释迦殿。空相寺虽没有白马寺驰名,也没有少林寺辉煌,但作为达摩初祖的葬地,在佛教界的地位无可替代。每年都有世界各地信众慕名前来朝拜,香火一直不绝。图为寺内释迦殿的释迦牟尼佛。寺内的《达摩造像碑》是目前最早的达摩祖师造像碑刻,碑高1.2米,宽0.5米。碑正中刻达摩大师站像。单线条阴刻,形象逼真,头罩祥光,宽袍大袖。立意简刻,用笔流畅。碑右上侧刻一偈语为:“航海西来意,金陵语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四句偈语概括了达摩在中国的生平。巍巍熊耳山,幽幽空相寺。达摩之圣迹,禅宗之祖茔,天下之名蓝。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7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