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是怎么来的
2023/10/7 来源:不详中科医院曝光 http://www.zbxusheng.com/bbzd/
黄河经潼关至河南孟津,在陕县一带被太行山脉所阻,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形成三道激流,后人把这三道激流,自东至西,称为“人门”、“神门”、“鬼门”,即三门,三门峡由此而得名。
传说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三道峡谷而得名纯属杜撰。三门峡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是仰韶文化、道家文化、虢国文化的发源地。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从年动工到年5台机组安装完毕,其间进行三次改建,历时20多年三门峡水电站终于全部完工。有人说是一个败笔,但我个人认为三门峡大坝是具有时代意义标志的工程,不能用好坏来评价。
陕州古城、潼关老城、蒲州、朝邑和蒲津渡众多的珍贵文化古迹不复存在,黄河三门峡至潼关的淤积泥沙至今没有解决,渭河成了地上悬河,这些都是大坝带来的负面后果。
但作为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工程,其探索方法、积累经验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小浪底、葛洲坝、三峡等大工程都从它那里得到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所以三门峡大坝也被称为“中国大坝的摇篮”,是治理多泥沙河流的先行者和探路者。三门峡大坝不仅仅是一座水利工程,也是那个时代民族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