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群众愿意干,就能赚到钱宁陕县太山
2023/5/21 来源:不详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5/content_20140087.htm
“今年我们公司通过营养袋魔芋种植法成功试种了余株魔芋,增收余斤,明年准备再扩种6万余株。”12月6日,宁陕县太山庙镇玉龙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袁知伟在电话那头笑声爽朗的向记者说道。
近年来,太山庙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文旅兴县、产业富民”发展战略部署要求,立足镇情实际,通过优化布局,狠抓项目,用好政策,拓宽产业造血能力,壮大镇域产业发展集群,助推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夯实群众增产增收基础,让群众只要愿意干,就能赚到钱。
优化布局,拓宽产业造血能力
“太美了,秋景如画!”“风景这边独好”“秦岭祖脉,万山红遍!”今年10月底,宁陕融媒深入太山庙镇太山村胭脂坝,通过航拍向群众展示了胭脂坝另一面的迷人景色,这些赞誉也正是视频发布后收到的群众留言。
宁陕县太山庙镇位于县城东部,地处秦岭腹地,平均海拔米,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总面积平方公里,有着得天独厚的种、养殖优势;境内胭脂坝、观音山、三缸河自然风光恬静秀美,子午古栈道、太山古庙、莲花禅寺人文景观底蕴深厚,农、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持续做优“果、菌、药、畜”四大特色产业方面,该镇立足镇情实际,结合区域优势,定期召开镇村产业发展座谈会,广泛征求收集当地产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群众的产业发展意向,充分利用本镇原生态、土壤富硒优势,在传统的板栗、核桃等林果种植业以及天麻、猪苓等林下中药材种植基础上,拓展魔芋、食用菌、猕猴桃、蓝莓等新型种植业和梅花鹿、林麝、生猪等特色养殖业,并明确各村主导产业的目标方向,按照产业化发展、全产业链经营思路,积极争取产业配套项目资金,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着力打造出龙凤袋料食用菌、双建千亩花椒、油房千亩中药材、太山特色养殖的“一村一园区”产业发展集群。
据了解,该镇现有龙头企业1家,农业产业园区7个,社区工厂1个,全镇猪苓地存56.2万窝、大红袍花椒亩、魔芋地存亩、猕猴桃亩、羊肚菌10亩、中药材种植亩、袋料香菇12万袋;养殖梅花鹿只、林麝61只、生猪1余头,切实带动当地农户增产增收。
狠抓项目,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今年10月份,20个香菇大棚陆续采摘、加工到现在,香菇鲜货、干货累计卖了有40余万元……”12月7日,在龙凤村袋料大棚里,宁陕县太山庙镇农丰种植合作社法人高昌益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高兴的向记者介绍道。
宁陕县太山庙镇农丰种植合作社位于太山庙镇龙凤村,以发展香菇产业为主。至年,太山庙镇党委政府通过“十百千”项目资金共投资万,在该村实施了龙凤村袋料大棚一期、二期项目,切实将龙凤村香菇产业打造成栽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随着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已带动当地农户7户18人发展香菇产业,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还带动当地农户23人园区务工,人均年增收余元。
太山庙镇按照“育龙头、强链主、补链条、搭平台、保要素、建集群”工作思路,以建立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加快构建企业集聚、项目集合、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创新集成现代产业体系,在已建成的食用菌产业链基础上,将加快推进康养旅游、生物医药、包装饮用水、林果4个产业链的建立,突出产业“长短结合”,做实订单农业,通过订单销售,对接市场,破解销售难题。
为不断壮大镇域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不断夯实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增强综合效益,该镇坚持从吃透政策谋项目出发,认真学透政策精神、掌握准入标准、严格程序要求;通过解放思想谋项目,在“敢想”上求突破、在“多想”上下功夫、在“善想”上动脑筋;突出主导产业、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生态环保、发展效益、试点示范六大重点谋划包装项目,以项目建设为引擎,激活发展新动力。
据悉,年太山庙镇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提前谋划项目36个,其中脱贫成果巩固6个、产业发展提质17个、乡村建设示范12个、乡村治理强基1个。至目前,已投资万元,实施镇域产业提质增效及基础设施类民生项目共7个。
用好政策,夯实群众增收基础
“今年我不准备买,我要继续养,扩大规模。”9月初,当被询问羊子卖不卖,多少钱时,太山庙镇双建村养羊大户李文金信心满满的向村支部书记刘正平回答道。
李文金是太山庙镇双建村二组人,之前一直在外务工,去年年初,双建村支部书记刘正平喊他回来发展养羊产业,李文金年底回来考察后,发现二组桐木沟的确适合养羊,今年年初,便用自己在外务工的钱,加上申请的5万元创业贷款,购买了30头多尔山羊,发展至今已有60余头,镇村还协助帮他申报了创业补贴5千元,产业奖补1.16万元,李文金干劲更足了。
为形成镇域产业齐头并发的良好局面,确保镇域群众都能增产增收,太山庙镇针对有发展产业意愿和发展产业能力,但还没有找到发展产业方向的群众,通过“线上+线下”入户走访宣传及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的方式,全方位动员,切实让想发展产业的群众把产业发展起来,想扩大产业规模的群众,帮他们把规模扩大起来,给他们送技术送政策,确保传统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让群众只要想干,就能有钱赚。
“在你们的动员下,我今年种水稻和黄豆一共有13.96亩,奖补有元……”太山庙镇长坪村村民李道民笑着向包村干部左自鹏说道。
该镇定期组织开展就业、技术指导等服务,特别是在传统农作物种植上,突出抓住良种、耕种、播种、水肥等关键环节,在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的同时,助力群众增产增收。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创业、电商、农村实用技术人员培训、产业发展等各类技术培训服务10场次,服务培训人数达到余人;镇域户农户成功申报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纯种大豆种植、水稻种植等奖补累计.亩38.万元、食用菌奖补7万元;9个经营主体申报粮油菜奖补和高质量产业发展奖补累计45.万元。(陈沐秋)
编辑:陈昊
责编:郑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