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土的曲颈青铜壶内的液体,很可能是酒

2022/12/21 来源:不详

近日,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门峡市开发区一个西汉(公元前年—公元8年)初期墓葬考古现场,发掘出土一曲颈青铜壶。壶为鹅首,曲颈,垂腹,圈足,顶部有一小孔,造型独特,极为罕见。壶中还发现多达3升的不明液体,呈黄褐色,有较多杂质沉淀。

墓内同时伴出的有铜鍪、铜盆、铁剑、玉剑具等,墓主身份应为中低等贵族。

曲颈青铜壶

5月18日,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前来对青铜曲颈壶中液体进行采样分析。目前,液体的具体成分正有待进一步检测。

一、青铜酒壶,留存年的美酒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鲜虞,仿照东周各诸侯国建立的国家。中山王墓群位于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三汲村,为战国时期(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年,在发掘中山王墓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圆形青铜壶,壶口都有铜盖密封。有工作人员晃了晃,感觉里面有液体。打开圆壶,顿时,一阵酒香飘出,有人惊呼:“酒!中山王喝的御酒!”。

经过鉴定,盛在圆壶中的酒液,只剩半壶,呈墨绿色,重3公斤。

圆壶和酒

年,在中山王墓又出土了几个扁壶,壶中的酒液约有七八成,重6.7公斤,呈浅翡翠绿色,清澈透明。

其中一个偏壶中有酒

故宫博物院为慎重起见,于年10月委托北京市发酵工业研究所对壶中的液体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这两种酒不含有酒石酸盐,故不是水果酒,都是用粮食酿造的,非蒸馏酒。尽管密封完好,酒精也已挥发得只剩下万分之零点五。另外还含有乙醇、脂肪、醣等17种成分,此外,还含有铜、铅、锡、银、镁、铝、锰等多种金属离子,这些可能是酒呈绿色的原因。但是,同时出土的其他密封铜壶,有盛水的,颜色却并非绿色的,可见水的腐蚀性和酒相比,小得多。

中山王墓出土的文物

中山王墓群两个墓有数量庞大的陪葬器具,总数达多件,包含青铜礼器、乐器、雕塑、生活器具以及玉石器、陶器、漆器等,而且都有陪葬墓与车马坑。

文物中,酒器所占比重不少,且体量硕大,这也印证了中山国出好酒的记载。西晋左思在《魏都赋》中曾言:“醇酎中山,沉湎千日。”反映出古中山酿酒工艺精良,酒精度数要高于其他产地。

这两壶古酒,属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实物酒。为研究中国酿酒历史和酒器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二、仰韶文化和仰韶酒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年至前年。因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三门峡市地图

三门峡市渑池县有仰韶遗址,有仰韶酒

仰韶彩陶酒器——小口尖底瓶仰韶彩陶酒器——小口尖底瓶

三、位于三门峡市的虢国,也是酒风盛行

虢国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姬姓诸侯国,为周文王弟弟的封国。原封宝鸡,西周晚期受平王东迁的影响迁至今三门峡市。史载,虢国历史在公元前九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延续了三百年的时间。虢都上阳,今三门峡市陕州区李家窑。

年正式开启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在三门峡库区的上村岭附近,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虢国墓葬群。

虢国出土的酒壶

虢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壶、爵、尊等酒器,可见这个国家酒风盛行。

四、西汉弘农郡

西汉元鼎四年(前年),汉武帝设立弘农郡,设郡治在秦国名关函谷关,县名也是弘农,故址在今天河南省灵宝市东北,辖11县,户,954人。今三门峡市为以前的陕县,西汉初年属于弘农郡。西汉时,长安等大城市中可能有了较固定的贩酒场所,酒风盛行。

年在西汉出土的西汉酒器和酒

综以上所述:0年5月,三门峡市新出土的西汉贵族曲颈青铜壶中黄褐色液体,很可能是西汉的酒。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