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座奇特的村子,人们住在地下,进村看
2022/11/1 来源:不详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村庄也逐渐盖起小洋楼。
但我国却有一个奇特的村庄,反其道而行之,不在地上盖楼,反而盖到地下,而且一住就是上千年,这个奇特的村庄就是庙上村。
庙上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境内,这里的村民常年居住在地坑四合院里,在此繁衍生息,享受着平静的“地下生活”。“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是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
其实在陕县,这种景观很常见,但最为壮观的还要数庙上村。这些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已有多年的历史。如今庙上村仍完好保存了70余座地坑院,其中20座经过修整,面貌焕然一新。
庙上村人们居住的地方名为地坑院,当地人也称为“天井院”、“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至今已有四千年历史。
地坑院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土层厚且坚硬,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特别是它建造简单价廉,对昔日贫穷的百姓来说,这是再理想不过的了,因此千百年来受到黄河岸边豫西山区人们的喜爱。
步入村庄内,只见地面一片平整,其中有数个约四、五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深坑,一个深坑约十到十二米见方,下面便是当地人的居住之地。在地坑边上,有用土或青砖筑造的约四十厘米高的矮墙,当地人称其为“拦马墙”,说是为了防止雨水流入和行人走夜路时不小心跌入。顺着通道入内,便看到地坑院的全貌,四四方方的院落干净整洁,观赏性极强。
前面有提到其中20个地坑院经过修缮,已焕然一新。为了游客参观方便,将这20座地坑院连接起来,成为专门的旅游景观,分别有商务院、民俗文化馆、抗日纪念馆等多个功能院落。因为院落形状相似,而且一个套一个,走在其中极易迷路。
就曾有位游客在观看拍照期间与“大部队”失联,在其中兜兜转转,多次返回原地,最后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才找到出口,可以说十分有趣了。
那为何生活水平提高了,这里的人们还不搬离地坑院呢?其实这与地坑院的好处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窑洞的冬暖夏凉之外,地坑窑院还抗震、防风、清静。
陕县这里的地坑院有多年历史了,除了建造成本低外,还与当地特殊的地貌有关,这里的黄土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构成,土质结构十分紧密,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样奇特的村庄,在我国极为罕见。而地坑院这样一种简单的居住环境,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历史遗产的精彩篇章,是黄土高原地带生长的人与黄土深深的依恋之情,祖祖辈辈黄土人割舍不尽流淌着的血脉,这样浓缩着历史的建筑,更值得人们观赏。(图片来源于携程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