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花飞在河南寻找唐朝

2022/5/9 来源:不详

年春节,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一下子火了,说到唐朝往往会想到陕西,其实河南的唐代遗迹也有很多,本篇挑选一些精华推荐给大家,河南的唐文化旅行。

相关阅读:比《唐宫夜宴》更惊艳的王处直墓彩绘散乐浮雕

河南的唐代遗迹不得不说一个人,这就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当皇帝十几年间长居河南洛阳,因此河南的许多唐代遗迹和武则天有关联,我们就从洛阳开始,寻找河南的唐朝。

洛阳历史悠久,上多次成为首都,现在洛阳主要有两片古城遗址,汉魏洛阳城在城区东北十五公里处,隋唐洛阳城叠压在今洛阳城区下,部分遗址发掘了出来。

明堂、天堂、应天门

明堂和天堂是洛阳皇城的核心,始建于唐垂拱三年(年),此时虽然是唐睿宗李旦在位,但实际权力由其母武则天掌控。明堂是议政的地方,天堂是一座高塔,礼佛的地方,武则天称帝五年后的证圣元年(年),与武则天关系暧昧的薛怀义放火烧毁了明堂和天堂,不久开始重建。

现在天堂和明堂早已不复存在,经过考古发掘,两座建筑的中心柱基础都可见,上面又重新复建了现代建筑。

烧毁了明堂和天堂的薛怀义是僧人出身,从此和武则天关系破裂,不久被武则天派人打死,葬于洛阳白马寺,今白马寺内的狄仁杰墓实际上更可能是薛怀义的墓,两人都曾是梁国公,或许是这个原因导致后人搞错。

天堂明堂景区南边是复建的巨大的应天门,皇城的正南门。

隋唐洛阳城跨过洛河两岸,应天门向南一公里过洛河,为了防止河水灌入城市,这一段洛河分成三股水流,建了连续三座桥:黄道桥、天津桥、星津桥,其中天津桥跨过洛河的主河道,有一首关于天津桥的诗《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传这首诗是黄巢所作,黄巢并没有在围剿中丧生,而是潜伏洛阳成了僧人。

相关阅读:隋唐的辛丑年

现在古桥已不复存在,一座现代桥梁跨过洛河,只能追忆一下过往了。

古桥什么样子已无从得知,但宋代建造的福建泉州洛阳桥还在,既然以“洛阳”命名,或许是还原了洛河长桥的样子吧。

定鼎门遗址

过洛河三公里余,明堂、应天门、天津桥延伸的中轴线上,有定鼎门遗址,是洛阳城的南大门,经过考古发掘,大门的台基遗址可以参观,定鼎门共有三个门洞,单个门洞宽度5.8米。

相关阅读:河南洛阳定鼎门遗址

遗址每个门洞内都有两排密集的柱础,柱子上面搭横梁承托大门上部的重量,是抬梁式大门,早期的大门遗址如西安的含光门、丹凤门,开封的新郑门都是抬梁式大门,明清才开始流行拱券式大门,敦煌壁画中基本都是抬梁式大门,山东泰安岱庙还保存下来抬梁式大门实物。

相关阅读:西安含光门遗址

洛阳考古博物馆

定鼎门遗址向西两公里是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西南角,复建了部分城墙,城墙内部是洛阳考古博物馆,收藏有不少洛阳发掘出的唐代文物,还能看到一些城墙遗址的样子。

相关阅读:洛阳考古博物馆掠影

洛阳博物馆

从洛阳考古博物馆向北,穿过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就到了洛阳博物馆,藏品丰富,地级市博物馆中的佼佼者。

洛阳博物馆前面有一根高大的柱子,是仿建的武则天时期的天枢,用以标榜武则天的功绩,天枢以铜铸造,原立在洛阳中轴线黄道桥北,至唐玄宗时期就已拆除

相关阅读:陕西咸阳程知节(程咬金)墓

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在洛阳城区以南十二公里的伊河两岸,北魏就开始开凿,唐代也有大规模建设,其中奉先寺开凿于唐高宗时期,还是皇后的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传说主尊卢舍那大佛的面容是按武则天雕刻的。

龙门石窟还有许多唐代名人留下的痕迹,如唐太宗的韦贵妃开凿的敬善寺窟,唐太宗的儿子魏王李泰续凿的宾阳洞、高力士和杨思勖等开凿的四十八尊无量寿佛、张九龄撰《唐赠陇西县君牛氏像龛碑》、姚崇开凿的极南洞等等

龙门石窟韦贵妃开凿的敬善寺

龙门石窟张九龄撰《唐赠陇西县君牛氏像龛碑》

龙门石窟杨思勖造石窟

龙门石窟《大唐内侍省功德之碑》和造像

龙门石窟姚崇开凿的极南洞

白居易墓

龙门石窟东岸香山寺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园,白居易晚年无心仕途,长居洛阳礼佛,捐资修缮香山寺,今香山寺犹存,寺内已无唐代建筑。

相关阅读:高野山金刚峰寺蟠龙庭枯山水以及《妖猫传》背后的真实历史(第二稿)

新安千唐志斋

千唐志斋位于洛阳新安县铁门镇,辛亥革命元老张钫建,以收藏大量唐代墓志闻名,其中包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屈突通、唐代书法家李邕、唐宰相李德裕夫人刘氏等

相关阅读: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及北魏晚期诸迹(第二稿)

崤函古道石壕段

崤函古道是洛阳和西安间的古道,历史悠久,石壕段位于河南陕县硖石乡,留下深深的车辙,是杜甫写下《石壕吏》的地方,现在已是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中国境内22处文物点之一

唐恭陵

洛阳向东三十余公里的偃师缑氏镇旁,有武则天长子李弘的唐恭陵,李弘被立为太子,与武则天和唐高宗到洛阳时突然去世,安葬在了洛阳,传说李弘是被武则天毒死的。

唐恭陵还保存下里不少石像生和巨大的封土,前方东南方向遥望嵩山。

相关阅读:河南偃师唐恭陵-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

唐昭宗李晔和陵

河南也有唐朝皇帝陵,唐恭陵西北两公里有唐昭宗李晔的和陵,唐昭宗是唐朝末年的皇帝,此时藩镇混战严重,朱温把唐昭宗抢到了洛阳,不久派人杀死昭宗,拥立唐哀帝,三年后朱温以禅让的形式终结了近三百年的大唐,建立后梁,五代十国开始。

和陵的封土在生产队时期被平掉,现在只有一块新立的石碑。

相关阅读:唐昭宗李晔和陵

玄奘故里

唐恭陵西南三公里紧邻缑氏镇的地方是玄奘法师的故里

升仙太子碑

武则天长居洛阳时经常去登封嵩山,要路过缑氏镇的缑山,这里地势平坦,只有缑山孤立突起,传说周灵王太子晋从这里升仙,武则天把自己创立的朝代命名为周,与崇尚周礼有关,对周朝的升仙太子也格外青睐,重修了庙宇并亲撰《升仙太子碑》,现在庙宇已不存,碑还孤零零地立在缑山之巅

相关阅读:陕西咸阳尉迟敬德(尉迟恭)墓

登封少林寺里的唐塔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是禅宗祖庭,历代名师辈出,塔林内及周边还保存下来多座唐塔

进入少林寺景区后不要座游览车,步行去常住院,路边能看到法如塔,建于武周永昌元年(年),是一座单层砖塔

少林寺常住院东墙外有同光禅师塔,建于唐大历六年(年),也是一座单层砖塔,体量比法如塔要大,门楣上有精致的线刻

少林寺后山荒坡上还有一座萧光师塔,是一座六角形单层石塔,无创建铭文,据考证建于唐天宝九年(年),塔主是梁武帝的后人,塔檐下有一方宋元丰二年(年)游人题记

少林寺塔林居中的法玩塔也是一座单层方形砖塔,建于唐贞元七年(年),是塔林中有年代可考的最古老的塔

登封二祖庵无名唐塔

少林寺不远处的二祖庵在山上,要坐索道上去,后山丛林中有一座方形密檐塔,上部已残,仅存塔身部分,根据塔身上石铭建于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年)

登封净藏禅师塔

登封会善寺西边不远处的净藏禅师塔是一座单层八角砖塔,根据铭文建于唐玄宗天宝五年(年),塔身上保存下来了清晰的砖仿木把头绞项作

登封法王寺塔

登封法王寺保存下来多座唐代古塔,其中法王寺塔是高达45米,十五级密檐砖塔,不远处还有三座唐代风格的单层砖塔,其中二号塔地宫曾考古发掘,出土不少唐代文物

登封永泰寺塔

登封永泰寺后山上,保存下来一座十一级密檐砖塔,高约二十四米,唐代风格,老照片中这里曾有两座唐代风格的砖塔,现在仅存其一。

相关阅读:三坡布雷卡和登封

登封大唐嵩阳观碑

登封嵩阳书院院内保存下来一块体量很大的《大唐嵩阳观碑》,立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年),李林甫撰文,徐浩八分隶书。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设定的时间点也是天宝三年

相关阅读:《长安十二时辰》中人物的真实背景(第二稿)

登封崇唐观老君造像

从嵩阳书院上山,路边有一座不起眼的小院,是崇唐观旧址,观内唐代建筑已无存,但保存下来一尊武则天长寿二年(年)太上老君造像,虽然已是一千多年前的作品,但人物的脸上的皱纹、须发写实度很高

登封大周封祀坛遗址

别的帝王封禅泰山,武则天封禅嵩山,在登封西郊的一座小山上,留下大周封祀坛遗址,万岁登封元年(年),七十二岁的武则天封禅嵩山,现在封祀坛遗址只是一个轮廓模糊的土台,这里却是眺望嵩山的绝佳位置,或许能理解古人为什么要祈求自然保佑。

相关阅读:河南登封大周封祀坛遗址

登封石淙河摩崖题刻

登封告成镇观星台东边不远有条小河叫石淙河,逆流而上地貌忽然发生变化,土山环抱中出现一片石林,武周久视元年(年),武则天两次在这里会宴群臣,赋诗留念,并命人镌刻在山崖上,至今大部分文字仍清晰

相关阅读:石淙河摩崖题刻,武则天石淙会饮之处

安阳修定寺塔

河南安阳以西四十公里的山间,保存下来一座精美的唐代单层砖塔-修定寺塔,塔身体量巨大,外壁贴满了人物砖雕,这些砖雕做工精良,每一块都是艺术品

相关阅读:大名五礼记碑及河北三镇旧迹(第四稿)

安阳灵泉寺石塔和摩崖塔林

安阳西南三十公里的灵泉寺保存下来两座唐代龙虎塔,寺后山上有大片的摩崖塔林,始建于北朝,一直延续到唐代

林州洪谷寺的唐代古塔

安阳林州西南十几公里的洪谷寺留下多处北朝至唐的遗迹,洪谷寺塔建于唐代,旁边还有大缘禅师塔等多处唐代摩崖石塔

相关阅读:河南林州洪谷寺大缘禅师摩崖石塔

杜甫故里和杜甫墓

河南巩义郊外不远处有杜甫故里,杜甫的曾祖父曾担任巩义县令,举家迁徙至此,故里内的一座窑洞传为杜甫出生的地方。

由杜甫故里向西十二公里有巩义杜甫墓,继续向西二十公里有偃师杜甫墓,全国各地有多处杜甫墓,表达的是对诗人的怀念。

孟州韩愈墓

洛阳向北过黄河不远,孟州市西郊有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墓,韩愈不仅文章写得好,还敢于直言进谏,给唐宪宗上《论佛骨表》,反对劳民伤财迎奉佛骨,文章中说佛教传入之前的帝王多高寿,传入之后多短命,就出了个梁武帝高寿,还被政变的侯景给饿死了。这篇文章气得唐宪宗差点杀了他,被贬潮州,留下韩江和韩公祠,韩愈还真没说错,第二年唐宪宗就去世了。

灵宝《轩辕黄帝铸鼎铭》碑

河南灵宝西边不远处黄河南岸有座小山名叫荆山,传说黄帝曾铸鼎于荆山下,唐贞元十七年(年)虢州刺史王颜在荆山立了块《轩辕黄帝铸鼎铭》碑,由他的好朋友袁滋以篆字书丹,这块碑留存到了今天

王颜是大诗人王维的侄辈,在黄河两岸留下不少遗迹,贞元十四年(年),王颜在黄河北岸的山西芮城中条山建道堂修仙,留下一块《中条山靖院道堂碑铭并序》,也是由袁滋书丹,现迁至芮城城隍庙内;贞元十七年(年),王颜追念十八代祖晋司空河东太守王卓,在山西临猗县立“王卓碑”,袁滋篆额;元和二年(年)王颜去世,其神道碑收藏在芮城永乐宫内。

袁滋曾于贞元十年(年)出使南诏,在云南盐津县豆沙关留下一方题记,今仍可试读。

相关阅读:《南诏大理史迹旅行图传》

荥阳刘禹锡墓

《陋室铭》作者刘禹锡的墓在河南荥阳郊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等名句都出自刘禹锡

河南博物院

刘禹锡墓旁边是复建的大海寺,古大海寺并不在这里,而是在荥阳城区内,古大海寺已无地上建筑,但出土了一批精美的佛教造像,其中一部分在河南博物院展出

经过数年的整修,河南博物院终于重新开放,造像馆采用开放式布展,没有栏杆也没有玻璃罩,可以度观赏,很贴心的设计,隋唐展馆中武则天的金简以及杨国忠的银铤都是珍贵的文物。

汝州刘希夷墓和七祖塔

唐代诗人刘希夷的墓在河南汝州风穴寺旁,传说他的舅父宋之问想把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据为己有,被拒绝后派人杀了刘希夷。

刘希夷墓不远处的风穴寺内保存下来一座唐代七祖塔,外观是与法王寺塔、永泰寺塔等相近的方形密檐塔,据记载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年)。

本文的题目“桃李花飞”就是从刘希夷的诗《代悲白头翁》中摘出来的,最后读一下这首诗,遥望下唐朝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如果您对历史古迹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

今日头条:爱塔传奇访古之旅-专栏-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寻访、南诏大理史迹旅行图传

抖音、微博、b站:爱塔传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