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业育人,舍生取义记渑池县城关镇人民

2022/8/4 来源:不详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8_1.html

编者按: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V观渑池特约县党史办共同推出系列《仰韶先锋》,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渑池大地记录着一个个信仰坚定、视死如归的英雄的事迹。今日恰逢第35个教师节,追昔抚今,为鼓励全县教师更好地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四条标准,特别推出《仰韶先锋》第四期,渑池教育界的先烈人物:授业育人,舍生取义——记渑池县城关镇人民教师杨焕周。

授业育人舍生取义

——记渑池县城关镇人民教师杨焕周

杨焕周(~年),教师,共青团员,渑池县城关镇孟岭村野狐沟人。年夏为护送学生过河回家,被洪水淹没,壮烈牺牲。

杨焕周线描像(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杨焕周兄弟三个,排行老二。他生长于诗书家庭,爷爷叫杨善堂,中过前清秀才,曾经在县衙里面当过师爷,家里还种着几十亩地,堪称是耕读传家,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杨焕周耳濡目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就在心中扎根。解放后,杨焕周家被划分为中农成分,相对不错的家庭条件让杨焕周有了进一步求学的基础,一直上到了高中,年,杨焕周从陕县高中肄业。高中肄业后,杨焕周在洛阳水泥厂当过工人,从生产一线到厂里的文书都干过。年,杨焕周调入教育系统工作,先后在渑池县池底乡小学、仰韶乡官庄小学、张沟小学任教,后于年调城关镇塔泥小学任五年级班主任。

据其在官庄教过的学生上官黑梅回忆,杨焕周老师中等身材,瘦削白净,知识渊博,教学娴熟,上课时不看课本就能按教程讲课,还经常引用历史典故和课外知识,学生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杨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经常周末留在学校为学习差的学生补课。他还关心学生的生活,当时生活条件困难,有学生因为吃树叶多而得了浮肿病,杨老师拿出自己的工资为学生买了营养品;还有学生家庭非常困难以致买不起书本,杨老师垫钱购买,时间久了还不上也就不再还了。杨老师工作积极,授课认真,爱护学生,深得师生好评。

杨焕周牺牲地城关镇塔泥村礼明园涧河河道,原救人处现已修建一座小桥

年6月27日,因为渑池已经连续几天下雨,塔泥小学地势低洼,学校南面涧河河道水位上涨,水面变宽,原有的简易小桥被水淹没。为保证学生安全,下午放学后学校动员家住涧河南岸的孟村、范湾、高店等村五六年级走读学生在学校住宿,学生们多数都住校了,部分学生住到了亲戚家,当时学校只有3名教师,杨老师亲自给学生买菜做饭、安排住宿,抽空又去看了看河边水位,忙到很晚才休息。第二天(6月28日)早晨7点多钟,由于不习惯在校住宿,十数名学生并没有告知学校就结伴回家,虽然当时塔泥下雨不大,但是涧河上游地方降雨量很大,所以涧河的水已涨到1米左右,校长赵太安、教导主任李作宾和杨焕周老师听说学生结伴回家后,担心学生安全,立即往涧河河边跑。等跑到的时候,几个男生已经脱去裤子趟着水过了河,而五个女生不好意思,她们打算手拉着过去,三位老师看到后,随即下水护送,杨焕周老师更是把三个书包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以便学生轻装渡河。正在渡河时,上游突然涨了大水,一个洪峰过来,杨焕周、赵太安和三个女同学就被洪水沖走,靠近岸边的李作宾老师不会游泳,拉着另两个女生急忙返回岸上,沿着河道边追边喊追至塔泥村东,很多群众都听到了出来救人,其中,赵根福趁着水势小的时候跳到河里将赵太安老师和一个女生(裴村麦秀菊)拉到了岸上,杨焕周老师本来会凫水,但他看到两个女生都还在水里扑腾,考虑到自己一个人上去的话,这两个女生肯定是上不去的了,于是义无反顾的拉着两个女生继续和洪水搏斗,两个女生都慢慢的没了力气,杨老师一个人带着两个人,体力越来越少,终因体力不支,三个人都沉了下去。岸边的两位老师和学生们都慌了神,顺着河流就往下游寻找,最远的一直到了新安县铁门镇的河道,也没有找到,大家都觉得杨老师几个人是凶多吉少。第二天,义马市常村的工人在当地的河床浅水处发现了三具遗体,正是杨老师和两个学生,他们早已经没了呼吸,而杨老师的的脖子上还挂着装满泥沙的三个书包。

杨焕周烈士之墓

杨焕周牺牲后被安葬在家乡野狐沟,在现在的超限站附近,他的同事和学生为他立了一块碑,上书“杨焕周老师之墓”,每年清明和忌日都到墓前祭奠,被他亲手救出的学生提起杨老师也是哭的泪流满面。一个兢兢业业、爱护学生的老师逝去了,一座爱岗敬业、舍己救人的丰碑树了起来,年,党和政府根据杨焕周老师生前工作表现和他为护送学生壮烈牺牲的高尚情操,追认为烈士。杨老师牺牲后留下了两个孩子,其中小儿子才5个月大。渑池县政府认真落实烈士政策,之后,大女儿杨宝珍长大后接任了教师岗位,一直在西关小学任教,直到年左右退休;二儿子杨宝青到耿村矿工作。杨焕周之墓所在地后来被征用建设互联小镇项目,年5月,由县民政局批准,杨焕周烈士遗骨迁移到渑池县烈士陵园,在陵园后排的亭子右边。

烈士英灵永存!精神永驻!

该文根据《渑池县志》(年版)传记,结合杨焕周子女、学生等回忆内容整理。

(供稿:渑池县党史方志办焦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