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横戈春秋晋国十一卿士家族的历史

2025/5/2 来源:不详

第三章赵盾时代

39.秦晋交恶

文/野野

晋襄公去世后,正卿赵盾欲从秦国接回晋文公庶子公子雍继位,亚卿狐射姑则想从陈国接回晋文公另一个庶子公子乐,结果狐射姑斗不过赵盾,公子乐在半路上被赵盾派人截杀,而赵盾最终拗不过会哭的穆嬴,立了晋襄公遗孤姬夷皋为君。陈国本想通过公子乐继位而找到一个大国做靠山,结果竹篮子打水,只是陈国势单力薄,无法报复晋国,只好捏捏鼻子,自己生闷气去了。但是秦国无辜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却不干了。在晋惠公、晋文公之世,秦人都是有大恩于晋,但所换来的却是惠、怀、襄三世的恩将仇报。即以此次晋国立嗣而论,明明是晋国派人来接公子雍,却又突然派兵半路拦击,让秦军猝不及防,在令狐损兵折将。是可忍,孰不可忍!秦国无论如何忍不下这口气。

经过近两年的准备,在公元前年,秦国为了报复令狐之役,派兵攻打晋国。秦国有备而来,矢志报仇雪恨,而晋国没有足够的防备。秦国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夺取了晋国的武城(在今陕西的华县)。这一次,秦国扳回一局。

晋国是霸主之国,现在却被秦国打败,感到丢了面子,赵盾考虑如何挽回脸面。公元前年春天,赵盾派兵征讨秦国,夺取秦国的少梁(在今陕西韩城)。晋国前年失去武城,如今占领少梁,算是与秦国打了一个平手。

这一次又轮到秦国心理不平衡了,本来在夺取晋国武城之后,秦国感到出了一口恶气,谁知道现在又丢了少梁。旧仇刚报,又添新恨。于是第二轮复仇开始了。秦国报仇心切,在这年夏天,秦康公就亲自率兵讨伐晋国,夺取了晋国的北徵(在今陕西澄城)。秦国再次扳回一局。

虽然秦国两次伐晋取胜,但秦康公仍然感到怨气难消,在公元前年冬天,秦康公第三次率兵伐晋。赵盾不敢怠慢,亲自率兵迎敌。赵盾为中军将,荀林父为中军佐;郤缺将上军,臾骈为上军佐;栾盾将下军,胥甲为下军佐;范无恤为主帅赵盾驾驭兵车。晋国三军六卿全体出动,足见晋人对此次战役的高度重视。像这样的大战役,晋国君主本来应该亲临前线,可是当时晋灵公年幼,只好交由正卿统军出征。

秦、晋双方战于河曲(在今山西忻州)。臾骈得到赵盾信任,由家臣升为上军佐,因此对赵盾充满感激之情,他向赵盾献计说:“看样子秦军不能久战,我们深筑堡垒,用疲劳之术拖垮他们,再伺机出击。”秦国将士果然禁不起久拖,纷纷请求出战,秦康公心中拿不定主意,便“我们应该如何对付晋军?”士会是从晋国逃到秦国的,对晋国内部情况了如指掌,他说:“赵盾刚刚启用他的家臣臾骈,臾骈足智多谋,这次晋军深垒不出,一定是臾骈出的计谋,企图让我军疲劳。赵盾有一个同族子弟,名叫赵穿,他是晋国国君的女婿,受到赵盾宠爱,他年少不懂军事,喜欢逞勇,为人狂妄,他对臾骈担任上军佐很不服气。如果派一个勇而不强的人袭击他,可能会取胜。”秦康公采纳了士会的建议,在战斗之前,他把玉璧投入黄河,祈求河神保佑秦国取胜,然后派兵突然袭击晋国上军。赵穿派兵追赶秦军,没有追上。回来后,赵穿怒气难消,他吼道:“我们装载粮食,穿上盔甲,本来就是来打仗的。而今敌人就在面前,却天天窝在军营里,不敢出击,你们还在等什么?”他手下人说:“这是在等待战机啊。”赵穿更生气了,喊道:“我不懂什么战机,我要独自出战!”于是他率领亲兵,对秦军发动攻击。赵盾一听赵穿孤军独出,为之大惊失色,说:“如果秦国抓获赵穿,就相当于抓住晋国一个卿士。秦兵大胜而归,我们如何面对国人!”于是赵盾命令全军出击。好在秦、晋双方都比较克制,两军刚一接触,就都及时退兵。

秦国看到晋军斗志高昂,感到很难取胜,于是便琢磨退兵之策。秦康公派了一个使者到晋军大营,给赵盾下战书,说:“这次交战,秦、晋两君都没有满足心愿,明天两军再交战。”赵盾召集众将商议,臾骈对赵盾说:“我刚才观察到,秦军使者说话时眼珠乱动,声音失常,这是秦军内心害怕的表现,他们要准备后撤了。我们把他们追到黄河边,一定能打败他们!”下军佐胥甲和赵穿听到臾骈的计谋,他们从心里看不起臾骈,便站在军营门口,叫喊道:“晋军死伤将士尚未收埋,就这样丢弃他们,这太不仁慈了。不到约定的时间就出击,把敌人逼到险处,这不算勇气!”他们强烈反对臾骈的主意,赵盾无奈,只好放弃了臾骈之策。秦师果然趁着夜色,悄悄地撤兵了。

这一场河曲之战,双方没有分出胜负。正如士会所说,晋国战略战术基本上是由臾骈策划,而臾骈对敌情洞若观火,不愧是谋略高手。前文谈到臾骈不以私仇泄愤,将狐射姑家人财产护送到狄国,这次臾骈又提出正确的战略战术,这说明臾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赵盾重用臾骈,是完全正确的。赵穿作为晋国公室新宠,恃宠而骄,不听将令,破坏臾骈的正确策略,盲目狂妄,私率亲兵出击,妄逞匹夫之勇,实在不足称道。赵盾作为三军统帅,不去严格管束赵穿,这是有失公道的。胥甲身为下军佐,盲目地附和赵穿,这说明他的才识不足以担任卿士。数年之后,赵盾追究胥甲在河曲之战中违抗军令的责任,将胥甲放逐到卫国,让其子胥克继承爵位。赵穿责任比胥甲更大,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当年在城濮之战中,魏犨、颠颉不听将令,烧了僖负羁宅第,晋文公杀了颠颉,逼迫魏犨愧过。赵穿所犯的错误不比颠颉小,却未受任何责罚,这显然是赵盾偏袒赵穿的结果。赵盾可以毫不迟疑地诛杀箕郑父、先都等五将,却放纵赵穿骄纵违纪,这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公平的。

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秦、晋战役,实由晋国赵盾处事不当而引发,秦国处于正义的一方。加上秦国有士,会的辅佐,按理说具备了战胜的条件。但秦国面对的是晋国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霸主国家,要想彻底战胜晋国,又谈何容易!双方像拉锯一样,你来我往,互有胜负,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到了公元前年,赵盾感到不能同时与秦、楚为敌,打算修复与秦国的关系。赵穿给赵盾出了一个主意:“秦国与崇国是同盟国,我们入侵崇国,秦国必然要前来救崇。到时候,我们再与秦国谈讲和条件。”赵盾觉得赵穿之计可行,便于这年冬天率兵侵崇。谁知秦人看破了赵穿之计,只发兵救崇,而不与晋国讲和。公元前年,秦国为了报复晋国侵崇,出兵包围焦地(今河南陕县)。赵盾率兵救焦,击退秦军之后,又欲率领诸侯联军伐郑。楚国令尹斗椒前来救郑,赵盾不愿与楚决战,下令撤兵。至此,晋、秦之间的关系仍未缓和。

(每日连载,感谢阅读)#春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9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