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为何被称为陕西,陕指的是哪
2024/11/1 来源:不详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m0heh9m/
陕西与山西,这对相邻的兄弟省份,名字中都藏着“西”的奥秘。一个“陕”,一个“山”,发音相近,却各有特色。它们的名字让人印象深刻,不禁让人好奇:这“陕西”、“山西”之名,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与来历呢?
山西省的名字饱含了自然的诗意,那“山”字仿佛诉说着太行山的雄伟,它是山西与河北的界限,而山西正是坐落于这巍巍太行之西,因此得名“山西省”,犹如大地之子,守护着这份地域的荣耀与传承。
在这片广袤的河南大地上,三门峡市陕州区东南方向,藏着一位名为“陕塬”的古老佳人。她身姿曼妙,长达十余公里,宽仅二至三公里,被深邃的沟壑轻轻环绕,顶部平坦如镜,尽显塬之韵味。
陕塬虽小,却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非凡的地理价值。这位古老的“地理巨人”,在清朝的《直隶陕州志》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陕原,周、召分陕,非因城名,实为原界。”它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展现着地理的魅力。
陕原,那个坐落于陕州西南二十五里的地方,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如今的陕州区,已是在年迁至此处的新家。而老陕州城,宛如一位怀旧的老者,静静守候在三门峡市区西北。在它的眼中,陕原,便是那远方的西南故土。
提及“周、召分陕”的佳话,那是一段臣子忠诚辅佐君王,君臣携手并肩、齐心协力的辉煌篇章,铸就了国家繁荣昌盛的典范。这段故事,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后世帝王大臣,成为他们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
周武王征战四年后,因病离世,幼小的周成王即位,国家危机四伏。周公旦与召公奭,两位贤臣,为了守护胜利果实,深思熟虑,决定将周朝旧土与新得的商地分别治理,以此确保国家安稳。
那时的周、商,虽被后世尊为“朝代”,但疆域并不辽阔。周朝领地与商朝相差无几。二人商议分治,遂择陕塬为分界,此地南北狭长,恰好作为两地之界。陕塬的南北延长线,更是自然地将两地划分开来。
周、召二公商讨后,决定立起一根高达三米五的石柱,以陕为界,这便是“分陕石”。自此,陕东周公防反叛、拓领地,陕西召公促经济、稳后方。此事件被载入《左传》,流传千古。如今,三门峡市文物馆仍存此界石,名为“分陕石柱”,见证着周召之界。
在这个历史事件中,东、西两块区域因“陕塬”之隔而划分,首次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烙下了“陕西”之名。它宛如一位历史的讲述者,诉说着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无尽的变迁。
“陕西”之名虽曾短暂露面,但在周至唐的千年间却沉寂无声。直至唐朝末年,它才重获新生,并渐渐稳固其地位,成为唐后历代王朝所钟爱的行政区域名称,直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
秦惠公十年,陕县崭露头角,位于陕塬东北的黄河之滨,是关中平原与中原的交汇咽喉。东汉、唐时,此地更是连接长安、洛阳两京的要冲。故陕县之于国家安全,意义非凡,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陕县便晋升为陕州,地位显赫。
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盛行。陕州,战略要地,于唐肃宗上元二年设陕虢华节度使,统辖陕、虢、华三州,驻陕州。次年,节度使又掌潼关,把控两京交通。历任将领来瑱、李倕、郭英乂皆为忠勇之士,助朝廷稳固大局。
陕虢华节度使于年变身陕西节度使,携手神策军并肩作战。两年后,又化身为陕西观察使。年,陕西防御使崭露头角,年升级为节度使,然而年却黯然离场。尽管“陕西”之名此次亮相断断续续,仅闪耀十余年,但百余年后,它再次闪亮登场,终成为正式行政区域的璀璨明星。
时光流转至北宋初年,《宋史沈伦传》载,乾德元年春,沈伦履职陕西转运使。至道三年,陕西路位列宋朝十五路之席。元朝时,陕西行省应运而生,历经明清,至今陕西仍为中西部之重要省份,不可或缺。
陕西之名的由来,可谓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佳话。周公旦与召公奭虽以陕塬为界,但仅为形式。真正的陕西,源自唐朝的陕西节度使,因地处陕州以西而得名,更为实际贴切。虽历经变迁,陕西之名始终与陕州、陕塬紧密相连,从概念到现实,见证了历史的演变。
你是否也认同这个观点呢?我们非常期待听到你的想法!快来文章底部留言,与我们一起探讨吧!让我们共同开启智慧的碰撞,期待你的精彩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