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之后万夫不当之勇,聊一聊白袍李
2024/9/13 来源:不详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zhiliaowuqu/43492.html相信大家都知道吕布这个人物,也知道吕布依附王允刺杀董卓的故事。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三国演义》中,这件事都是影响较大、内容颇详细的事情。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物也占据一席之地,就是吕布的同乡李肃。李肃在历史上的表现不算特别多,但也算是吕布刺董中的得力助手。而李肃的文学形象更加丰满,不过却出现不同的地方。在元杂剧与《三国志平话》中的李肃明显是一个武人形象,性如烈火、地位较高,与李儒、吕布等人齐名,甚至还有名将之后的身份;而在《三国演义》中的李肃又变成一个偏向于智谋的人物,吕布降董、偷袭梁东、巧对董卓都是他的手笔。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李肃的人物形象的变化。历史上的李肃:首伤董卓;消灭牛辅失败被杀各种关于汉末三国时期的话本、杂剧、小说,无不是从历史的基础上创作而来的。首先我们看一看历史上的李肃,其实出场并不多。在《三国演义》中李肃本来是董卓的部下,劝说吕布杀死丁原投降董卓。历史上并没有这回事,而是吕布受到董卓的引诱杀死丁原,导致董卓得以屯兵丁原的部曲。李肃是吕布同乡,都是并州五原郡人,丁原是并州刺史。按东汉时期地方佐吏多从当地辟请的情况,李肃很有可能是丁原的人,是因为吕布杀死丁原,才被迫加入董卓集团。从种种现象上来看,董卓和吕布虽然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的评价,但是终归是以剑客遇之。吕布的两次军事行动,一次作为胡轸的手下,一次是在洛阳断后,更别说独领一军的资格。加上吕布被董卓用手戟攻击,以及与董卓侍女私通这些事情,导致吕布和董卓的矛盾不断升级,最后被王允拉拢,决定刺杀董卓。这个时候李肃才在历史上出场,当时的身份是骑都尉。骑都尉是个无员的闲散官职,在东汉末年多带有荣誉性质,看不出什么。不过在刺杀董卓的过程中,李肃的表现还是类似一个武人或者刺客。李肃和十几个勇士打扮成卫兵,等到董卓到之后李肃首先用戟刺伤董卓,跌落马车,然后吕布等人刺杀董卓。这里的李肃仅承担一种武器的身份。而后王允和吕布控制朝政,在长安以外又存在比较多的董卓旧部,屯兵在弘农郡陕县的牛辅最为强大(董卓的女婿)。吕布又派李肃奉诏命消灭牛辅,但是被牛辅击败,然后被吕布处死。李肃的命运就到此结束了。一是刺伤董卓;二是讨伐牛辅,都是武人的形象,并未有智计上的表现。这对后世一些文学创作奠定了一个基调。《三国志平话》与元杂剧中的李肃:名将之后;有万夫不当之勇《三国志平话》对《三国演义》的创作造成了很大影响,被很多人视为《三国演义》的前身。在《三国志平话》中对李肃的形象进行了极大的丰富,成为与李儒、吕布同等地位的董卓的左膀右臂,被称为白袍李肃,地位要高于董卓集团中的四盗寇、八健将。小编贴一下原文。《三国志平话》:用文者,有大夫李儒;用武者,有吕布、李肃。及有吕布、李肃,各有万夫不当之勇。李肃的家世和形象也得到了提升,《三国志平话》中的设定是西汉名将李广之后,形象是银盔、银甲、白袍,使一条丈五倒须悟钩枪(小编实在是脑补不出它的模样),携带弓箭,一副名将胚子。而李肃的性格也符合这个名将的外在形象。在《三国志平话》中也有连环计的桥段,却没有《三国演义》复杂。吕布见到故妻(《三国志平话》的设定中貂蝉和吕布是夫妻中道失散)貂蝉与董卓在一起,直接杀死董卓。然后李肃手持宝剑找吕布报仇,王允以李肃祖上李广的名望说动李肃,让李肃掷剑在地,与吕布和好。总体上来说,李肃虽然是董卓的爪牙,但是还是有一些正面的体现。在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的李肃形象大体上与《三国志平话》相同,但是也有不小的差异。李肃同样是董卓的猛将,这个叫做李儒,这个叫做李肃、勇过贲育(孟贲、夏育,古代勇士),智赛孙吴,也有白袍李肃的称呼,与吕布同为董卓的义子。不过与《三国志平话》不同,李肃也参与了连环计。吕布与貂蝉私会,被董卓发觉。吕布情急之下一拳将董卓打倒在地,李肃领兵到王允府捉拿吕布。王允同样用忠义话激李肃(在《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李肃为东汉开国功臣李通之后),并且讲明吕布和貂蝉是夫妻重逢的关系,将李肃拉到自己的阵营中。最后李肃和吕布一枪一戟刺杀董卓,算是勉强符合历史的记载。《三国演义》中的李肃:不乏智计《三国志平话》中李肃是白袍骁将的形象,元杂剧中李肃也明确表示自己无过是一勇之夫,而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李肃并非武人,反倒成为一个智计之士,在武力上并没有太多表现。第一、劝降吕布。董卓与丁原交战,被吕布击败,生起挖吕布墙角的想法。这个时候李肃自告奋勇,用赤兔马和金珠、玉带等财物说服吕布,并暗示吕布杀死丁原。这里体现出李肃的口才和对吕布心理的琢磨。第二、与孙坚的战斗。孙坚作为前锋进攻汜水关,董卓令华雄、李肃、胡轸、赵岑等人守卫汜水关。在正面交战中,孙坚部将程普击杀胡轸,虽然没有取得汜水关,但也算取得一定的战果。结果袁术听信谗言,切断孙坚的粮草供应,导致孙坚军营出现内乱。这个消息又被华雄等人得知,李肃提议自己趁夜率领一支奇兵绕到孙坚军营后方,同时华雄率领军队正面进攻,果然击溃孙坚。这里体现出李肃的军事能力。第三、巧对董卓入朝路上出现的灾异。王允和吕布已经联合起来,令李肃诓骗董卓入朝。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灾异,比如车折轮,马断辔、狂风骤起,昏雾敝天以及预兆董卓失败的童谣和用布上写两口的道人。在元杂剧中也有出现灾异的情节,虽然内容有所区别,比如朝服被老鼠咬破;门外出现蜘蛛网等等,但是意思是一致的。在元杂剧中蔡邕和李儒斗智,将这些灾异都说成祥瑞。而在《三国演义》中,蔡邕的任务被嫁接在李肃的身上。这里体现出李肃的辩才急智。总而言之在杂剧和话本中的李肃的形象完全是武人形象,而且也比较正面,银甲白袍、名将之后、明白是非、弃暗投明。《三国演义》是吸取了很多话本和杂剧的内容的,一些人物形象也承袭了这些文艺作品,不过在李肃的形象上却做出了如此巨大的变动,几乎是完全相反。其中的缘故小编就不得而知了。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三国志平话》、《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