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唐朝立下奇功的李泌,视功名如草芥,屡遭

2023/11/28 来源:不详

李泌一生多次归隐,又多次在唐朝危难之时出山辅佐帝王,并且每次都力挽危局,而每次在政局稳定、遭受朝臣排挤之时,非常看淡功名利禄,主动归隐,他一生功献之大、境界之高在历史上也屈指可数的。少年奇才,受排挤归隐李泌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出身辽东李氏[6](《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其为赵郡李氏定著六房之一的辽东房[7]),是南北朝时期北周太师李弼之六世孙、唐朝吴房县令李承休之子。李泌七岁能文,有神童的美誉,受到了唐玄宗美誉,宰相张九龄的赏识。李泌成年后,非常博学,,并且经常游历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天宝十年(年),隐居嵩山的李泌向玄宗献上《复明堂九鼎议》,玄宗便召他入朝,供奉东宫太子。李泌因写诗讥诮宠臣杨国忠、安禄山等,,结果被送往蕲春郡(今湖北蕲春)安置,于是他归隐山中。李泌七岁能文,有神童的美誉,受到了唐玄宗美誉,宰相张九龄的赏识。李泌成年后,非常博学,,并且经常游历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天宝十年(年),隐居嵩山的李泌向玄宗献上《复明堂九鼎议》,玄宗便召他入朝,供奉东宫太子。李泌因写诗讥诮宠臣杨国忠、安禄山等,,结果被送往蕲春郡(今湖北蕲春)安置,于是他归隐山中。欣然出山,立挽安史危局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离长安,肃宗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此时肃宗急需有人辅佐他,为他出谋划策,于是他想起了才华卓著的李泌,于是派人四处寻找李泌,把李泌接到灵武。李泌与肃宗商讨当前的局面分析当时天下大势和成败的关键所在。可在肃宗要授予他官职时,他自称山人,坚决推辞。从制书文诰到将相升迁,肃宗都要询问李泌意见,史称其“权逾宰相”。军中商议立元帅,人们都倾向于建宁王李倓时,李泌成功说服肃宗,让太子做元帅,确保了朝局的稳定。在肃宗准备挖出李林甫的遗骸焚烧时。李泌劝他顾及玄宗感受,抛却旧恨,以宽广的胸怀显示于天下。李泌认真分析当时形势,向肃宗制定出一套围剿叛军的计划,李泌分析安禄山、史思明等人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出二年,便可剿灭。肃宗按照他的计划,后来果不出其所料。李泌在肃宗流亡灵武,平定叛乱,收复长安期间,为肃宗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和智力支持。李泌虽然不喜欢做官,但与肃宗极为亲密的关系,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于是在两京收复后,李泌便主动要求归隐衡山修道。这就是他功成身退,不恋官阶名利的高尚品格。再次入朝出朝,竭力履职理政代宗李豫即位后,马上就召李泌回朝,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但是宰相元载认为李泌不肯依附自己,于是上表称李泌有才,可以胜任江西观察使魏少游请求的僚佐,于是再次离京。大历十二年(年),元载犯罪伏法,代宗立即召他回京,准备重用。但又为宰相常衮所忌,推荐李泌去澧州任职,代宗无奈,只得授李泌为澧、郎、峡三州团练使,后迁任杭州刺史。李泌虽被贬至地方,但在所到之处都政绩良好,并且仍然不远千里地向代宗提出建议。再现危局,再次出山辅佐泾原兵变后,德宗避难于梁州(今陕西汉中),急诏征李泌至梁州行在,李泌竭力辅佐。贞元元年(年)七月,陕虢(今河南陕县、灵宝一带)都知兵马使达奚抱晖生变,向德宗邀求节度旌节。德宗鉴于局势危急,便命任李泌为陕虢都防御水陆运使。李泌单骑前往,让达奚抱晖自领家人亡命,自此使陕虢安宁。贞元三年(年),李泌大败淮西叛军后拜相。他勤修内政,充裕军政费用,保全功臣李晟、马燧,调和将相,对外结盟回纥、大食,遏制吐蕃以安定边境。李泌一生视功名利禄如草芥,屡次被排挤之时,主动归隐,而又在朝局危难,皇上召唤之时,不计前嫌、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忠,精神境界为人赞叹。(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6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