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为何只有陕西没陕东

2023/10/10 来源:不详

我国的各个省份的命名历史非常悠久,且不少临近省份都是以山川、河流、湖泊为前命名。

如河南、河北是以漳河为分界线,山东山西都有山,顾名思义,以山为界别,而这座山便是太行山;湖南、湖北则是以洞庭湖为名等等。

但这样的命名法碰到了咱们西北的陕西,就觉得好像不灵了。因为比起上头这些成双成对的省份,有东就有西,有南就有北。

一对比,明显陕西是落单了,因为你压根就找不到陕东省。而且既然河南河北人家有河,山东山西人家有山,那陕西的“陕”是指的哪座山,哪条河呢?要弄清楚这一些,就得从史料中寻找答案。

周公画像

最早可能来源于去今两千七百多年前的周王姬发伐纣灭商建周的那一年。周武王姬发刚当了天子那年就突然驾崩,留下了年幼的儿子姬诵即位,这便是周成王。

周朝新立,国家不稳,辅政的乃是武王的两个弟弟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奭(shi)。当时二人为了国家安定,就商议说,天下初平,各地方商人残余,以及其他部落方国蠢蠢欲动。不行的话,咱俩各坐镇一方。

于是二人最终约定以陕原这样的一个地名为界,凿了一根三米五的石柱,立于分界处,被称作“周召分陕石柱”。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大的一块界石。

另根据《左传》隐公五年明确说“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史称分陕而治”。这个“陕”就是陕西的“陕”。

也就是说,周公旦主要是为了稳定东部地区,他储备粮草,广开阡陌,征兵训练,开疆辟地,防备殷商移民反叛。

召公画像

而召公奭(shi)则处理朝政,行礼乐施教化,搞好各部落的团结,大力发展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这二位是各司其职,在成王正式主政时,将大周的政权稳固了下来。

其实可以这么理解,陕原以东主要是商王朝的旧地,而陕原以西被称作陕西,乃是周王朝的故地。既然陕原在历史当中如此重要,那他今日具体又在哪里呢?

据史料载和后人勘测,“周召分陕”石柱最初应该是立于今天河南省的陕县张汴塬,这应该就是陕原的旧址了。而这个陕县的“陕”就是陕西的“陕”,古时候的意思就是狭窄险要之处的意思。

如果今天你要从这个高空卫星上看这个区域的山川地貌,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平原面积很小,就知道古人命名为“陕”,是多么的恰如其问。

再有就是比较险,就是因为它的地理交通位置太重要了,正好插在洛阳和西安两大古都之间,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根据上面的描述,“周召分陕”而治,两人一东一西。史书上确实曾有过“陕之西”简称陕西,对应的“陕之东”简称陕东这样的称谓。以统称二人共治的关中平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

那问题就是为什么陕西最终他成了省的名字,而陕东却在历史上消失不见了呢?

主要还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质环境不同造就的。陕之西是周王他们家的故地,乃是当年召公管理的地方,大体上就是关中平原,面积相对狭小,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可就是有一点,南面为高耸的秦岭,使得其拓展性开发条件不如陕东。而周公治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陕东则不一样了。随着不断的开拓,土地面积越来越大,导致整个华北平原笼统的可以说都叫陕东。

春秋战国这一大块出现了上百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各自为政,各有各的风土人情,就不如陕西铁板一块。久而久之,陕东这个概念也就模糊了。

直到百年杀伐兼并,陕西皆被秦国所据,其境内关在谷中,深浅如寒。入关中平原的雄关要塞函谷关,就成了秦国与另外诸侯国渭泾分明的界线,而不再是以前传统上的陕原。

后又历经千年沧桑,到了宋朝,路作为行政划分,陕西路就是陕原以西的行政区划还保留着,直至元朝行省制沿用,陕西省就此确定。

而原来陕原以东的陕东地域太广袤,一直就分散着太多行政区域。也就在宋元的时候彻底消亡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6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