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三门峡黄河漕运历史变迁及其对
2022/5/27 来源:不详医院订阅哦!
摘要
历史时期陕州的发展与黄河漕运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三门天险处在黄河漕运的咽喉之地,历代黄河漕运治理均围绕三门天险展开,使陕州成为名符其实的漕粮转输中心和漕运航道治理中心,陕州漕运枢纽地位得以确立。与此同时,漕运的繁华也对陕州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琳琅满目的商品,往来如织的商贾,促进了陕州商业的繁荣;壮美的漕运景观,云集的旅客游人,带动了陕州旅游业的兴起;文人墨客赞美黄河景观、讴歌治黄治漕精神的文学作品,促进了漕运文学的生成。以此为基础的漕运文化,使得陕州地域文化更加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向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黄河漕运是我国古代秦汉至唐宋时期封建王朝的经济生命线,而三门峡则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咽喉之地。三门峡黄河漕运畅通与否,与封建王朝政权稳固的息息相关。因此,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三门峡黄河漕运的畅通,陕州由此成为古代黄河漕运的枢纽地带,城市经济得到空前繁荣,独具地域特色的陕州漕运文化也应运而生。三门峡黄河漕运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它不仅是古代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基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水上通道,对沟通中原与关中乃至整个中国的物质文化交流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三门峡黄河漕运研究学术史回顾
漕运作为我国古代社会重要的经济制度之一,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居于首要地位,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漕运制度的出现与发展,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三门峡黄河漕运是中国古代漕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衰发展与古代王朝发展相始终,甚至在秦汉隋唐时期一度成为王朝的“生命线”,因此其相关研究一直是学术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