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文物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铜镜文

2023/3/7 来源:不详

从早期智人阶段到现代人出现,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各文化类型几乎都有不同质地的装饰品。当时的人们常常通过自然界平静的水面或容器内静止的水面,也可能借助早期金属器光洁的表面映象,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照面装扮的生活需求。

蟠螭纹铜鉴,战国,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李晓霞/摄

鉴的外形特点是腹部横截面与口部为圆形,上腹壁较直,下腹壁圆曲内收成底。此铜鉴颈部收敛、弧腹、圈足。外壁饰三周蟠螭纹带,纹带间和圈足上各有一道绳纹,近口处附一对兽首形环耳。鉴有陶质、青铜质,据推测,古人将水注入鉴内后,可以利用平静的水面自视。

蟠螭纹铜鉴,战国,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李晓霞/摄

在玻璃镜未发明前,古人都用铜镜照脸。铜镜是用泥范铸成,这种范称“镜范”。铸成后,照容的正面须用玄粉和白旃摩擦,才能光洁明亮,供人使用。镜背,常铸有纹饰,这些纹饰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风尚有直接、间接的联系。我国发现最早的铜镜属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战国时期已很盛行。战国铜镜制作轻薄精巧,钮较小,花纹多几何形图案。到西汉和东汉前期,逐渐厚重,钮多作半球形,花纹除几何形纹外,还有神人和禽兽等。东汉中期至魏晋时,新创浮雕画像镜,很精美。唐镜制作精工,平脱镜、螺钿镜极为富丽;纹饰有人物故事、花蝶、鸟兽等;镜的形状,除圆形外,尚有菱花形和方形等多种,并新创有柄可执的铜镜。宋元铜镜,重实用,不尚装饰。清代以后铜镜逐渐为玻璃镜所代替。

责编:张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