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座城隍庙,洪水遇到它就主动绕道,百

2023/1/21 来源:不详

北京扁平疣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04/8812972.html

引言

“青出于蓝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用来赞叹后生可畏,《过苕溪》里也有一句诗词:“衹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用来赞美年轻人潜力无限,可超过前辈,未来可期。

就比如陕西省的一座城隍庙,洪水遇到它总会绕道而走。这个现象令许多专家都困惑不已。却被三个中学生发现了其中奥秘。少年睿智多思,诚然令人赞叹,但这城隍庙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城隍庙照片

01

这座城隍庙,建造时间大约在乾隆五十年(年)。它位于陕西省宁陕县,建于长安河的沙洲上,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宁陕县年降雨量充沛,是一个比较容易发生洪灾的地方,因此城隍庙在过去两百多年中,经历了47次洪水冲击。但奇怪的是,每次洪水到达城隍庙前,都是分为两条水路完美避开,至今城隍庙仍屹立不倒。这个奇怪现象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被称为当地一奇。

关于城隍庙的由来,在民间有许多的说法。古时候的人们,对于各种自然灾害认识不足,以为是神仙降罪所致。于是,大家为了寻求心灵的寄托,就开始祭拜天地,修建庙宇,供奉神仙。后来逐渐赋予了各种神职,比如灶王爷、山神、土地公等等。

▲宁陕县城隍庙旧照

城隍也是众神之中的负责一方平安的保护神,地位上比土地公高一些。它被认为是保地方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身强体健的神仙。在我国各地,都有类似的城隍庙,接受当地人的祭拜和香火供奉。

通常来说,城隍庙一般建在城市的旧城区中心。但是宁陕县的城隍庙却建在城外,或许是当地百姓觉得这里风水好的缘故。在当地还盛传一个“金鸭浮舟”的说法,城隍庙下面有一只金鸭子,遇到洪水时,金鸭子就会托着城隍庙随洪水一起升高,所以城隍庙不会被水淹没或者冲走。当然这只是传说,也非常不科学,许多专家也对城隍庙进行过多次研究,却始终未能解开谜。一直到年,宁陕中学的三名学生通过现场勘测,并阅读了大量水文资料之后,才发现了一点线索。

▲宁陕中学的三名学生

02

原来在城隍庙附近有10多块类似“犀牛”的巨石,他们经历了无数次洪水,但从未动弹,像生根一样。几位同学通过这个发现推断出,这些巨石群分布而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展露出来的只是一部分,埋在沙洲地下的巨石部分更加庞大。这些巨石群无法被洪水撼动的,它们类似于我国古代水利杰作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堤”,在不断分洪导流同时,也保护了城隍庙的安全。

每当洪水袭来的时候,那些巨石之间的缝隙也起到了分水导流的作用,把洪水呼啸而来巨大的冲击力,一步一步的消减。由于水分离作用,四分之三的水量进入了西河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西河道的水面形成了一个西高东低的倾斜面,水流量越大,流速越急,倾斜度越明显。

▲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堤

洪水发生时,巨大的离心力造成水面在西部较高,在东部较低的场景,给人们在视觉上产生了错觉。于是认为城隍庙从水底上升了一定高度,这才有了“金鸭浮舟”的说法。

03

虽然巨石阵是天然形成的,但是城隍庙却是后期的建筑物。把城隍庙的地址建在沙洲之上,肯定是仔细勘察过周围的地势,才会做这样的决定。城隍庙经过这么多年的洪水冲击,四面临水而不惧被水淹的危险,可见当时建筑师的选址是多么令人惊叹,这才是他们真正值得钦佩的地方。

▲城隍庙照片

那些不懂其中奥秘的群众,自然只能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疑惑了,这也无形中加重了这座城隍庙在大家心目中的神秘性。同时,专家们都无法解开的谜团,但几名中学生却向世人解开了其中的缘由,不愧是新时代的“后浪”。

结语

在地球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杰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同样不容小觑,懂得因地制宜,对大自然的环境因素善加利用,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建造令人赞叹的工程,对于他们在建筑物的设计选址方面的造诣,值得后人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参考资料:

《荀子·劝学》

《过苕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