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发现藏宝洞,挖出193件,价值千

2022/10/15 来源:不详

白癜风如何预防 http://pf.39.net/bdfyy/dbfzl/150601/4632474.html

古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说,山西老汉就曾遇到这样的事;年,“王老汉”在山上意外发现了一座“藏宝洞”,并挖出70多斤,价值超千万的黄金。

本以为这是“祖宗显灵的意外之喜”,却给老人带来了2个月的“牢狱之灾”。

“王老汉”没啥特殊的,祖居山西吕梁,世代务农为生,因此在年不仅没受到波及,还分了不少东西。

遗憾的是,王老汉腿脚有疾,行动不便,平时只能进山捡些柴火,这样的生活虽说简单,倒也落得清静。

山西想来不用多做介绍了,沟壑纵横,地形常变,不熟悉的人经常“滚沟”,据说王老汉就是滚沟落下的残疾,因此大半辈子光身一人。

年,不知道老天咋了,连下大雨好几天;王老汉孤寡一人,只能看着屋外“哗啦啦”的下雨,那种寂寞孤单是语言形容不出来的。

这还不算,老人的柴火烧完了,外面下大雨,人出不了门“天爷要饿死人咧,这可咋整!”

就在老人用尽最后一把柴火后,大雨居然停了,真是想啥来啥“老天爷饿不死瞎家巧!”

虽说几天的大雨早把山里的柴草浇湿了,但老人没柴做饭,无奈还得进山。

王老汉背着篓子进山,路上碰见不少家里没柴的乡亲,那年月各有各的难处,因此也没人理会老人。

也是倒霉,刚停不久的雨这时又下了起来,其他人腿脚好,落雨就往家里跑;王老汉行动不便,他只能找个土窝暂时躲雨。

王老汉栖身在一处山体凹陷的土窝里,禁不住哀叹“天爷,你是要老头的命啊!”

雨越下越大,为了躲雨,王老汉使劲往土窝里挤,尽量不让衣服沾水。

其实这种行为非常危险,连下几天的雨,土山本就不牢靠,王老汉再一“挤”,难说啥时候头顶就会塌下来一块土旮瘩,这不把老人活埋了?

说不得,正在王老汉担心的时候,背后土窝竟然真给挤塌了,老人一跟头摔倒在地。

万幸塌得不深,头顶也没落土旮瘩,但这一下还是让老人摔得不轻。

王老汉挣扎着想坐起身,双手撑地时无意间抓住一块硬邦邦,冰冰凉的东西。

老人抓过来一看不由得大惊,手里抓的竟然是一块“金砖”;再扭头看,洞里还有一个早已腐朽的木箱,破损处流出不少金珠和金砖。

王老汉心里激动,第一反应是双手合十向天,嘴里还说着“老天爷!祖宗显灵啊!”

也不知道老人究竟是感谢“老天爷”还是“祖宗”,总归见到金砖高兴的不知说什么好了,但随后就又陷入担忧。

“这雨没完没了的下,真把我困死在这里,要这些‘金砖’有啥用?”王老汉看着一箱黄金,禁不住又是一阵哀叹。

如果大雨不停,王老汉真就困死在土山里了,那时要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黄金,真就没啥用。

合该老人“有福”,刚抱怨了两句,雨居然停了“这不是祖宗显灵是啥?”

王老汉多了个心眼,先用湿泥将土洞封住,又扒来不少草堵在洞口“打掩护”,自己的破篓也不要了,放在“洞口”当标记。

就这样,王老汉踉踉跄跄下山回家,跟邻里讨了点稀粥糊口,还故意跟人说:山里塌方,自己差点“滚沟”!

雨是停了,但好几天没人敢上山,乡亲们生怕再遇上王老汉的“危险”。

王老汉天天注意着,见没人敢上山,心里踏实了不少。

直到几天后的一天夜里,王老汉估摸着雨水被土山吸干了,这才大着胆子抹黑去找自己落在山里的“篓子”。

老人哪是找“篓子”,分明惦记那些“金砖”。

不管怎么说,老人凭记忆找到了“篓子”,这是标记,后面藏得是被泥草封住的“土洞”,里面还有一箱“金砖”咧!

折腾了半夜,王老汉用破篓装了几趟,这才将“金砖”全部背回家。

年,没几个人见过黄金,那就别说大块“金砖”了;王老汉将黄金背回家,跪在地上好一阵祈祷,无外乎“感谢老天爷”、“祖宗显灵”等。

经过“牙咬”检验后,老人确定这些就是黄金,但怎么用成了难题,那年月兑换黄金只能去城里的银行。

第二天,王老汉拿着两块金砖,满脸是笑的直奔城里,这下把银行的工作人员吓住了。

还是那句话,年没几个人见过黄金,就连银行的人也没见过,那就甭提大块“金砖”了。

还有一点,年各方管控比较严“一个农村老头,怎么会有这么多黄金?”

王老汉不知道早有人报了警,不一会儿,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就出现在银行里,也不管老人喊冤,直接抓进了公安局。

王老汉进了公安局两腿发抖,不等警察问,自己先将事情“交代”得清清楚楚,嘴里还一个劲喊冤“我不是奸细,也没有偷,黄金是‘祖宗’给我的!”

这话说跟没说差不多,之后警察又在王老汉家里“搜”出大量黄金,王老汉的问题只等文管局的专家出面解释。

经鉴定,王老汉“捡”到的黄金共计件,重达70余斤,确属“古代文物”。

原来,众多金器中有两块金砖上铸有文字,“张通儒铤”。

“铤”就是俗称的“金砖”,专业名词叫“金铤”;专家将这些金器归类为文物,原因就是“张通儒”,这个名字不是现代人,而是千年前的唐朝人。

据史料记载,张通儒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重要人物,安禄山帐下的主要将领之一。

千年前,安禄山曾攻占“西京”,留守主将就是张通儒;之后安禄山战败,“张通儒”却忠心耿耿,为了保住西京,又与其他势力征战。

但终因寡不敌众,张通儒弃城逃走,后退守陕郡(今河南陕县),最终死于乱军之中。

以史为据,现代专家推测:如今这些黄金,应该是千年前张通儒逃走时,沿途藏起来的。

其实这件“案子”并不复杂,金砖上有“张通儒”的名字,“铤”是金砖样式的一种称呼;王老汉不懂这些,偶然发现后误以为“祖宗显灵”。

专家虽然将历史讲清楚了,但并没有马上释放王老汉,而是反复盘问“除了这些黄金,还有没有私藏?”

那个年代,这么“盘问”也有情可原,暂且不说年的大环境,仅这些黄金的价值就足以震惊世人。

今有“秦铜、汉玉、唐金、宋书”之说,这些指的是各朝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王老汉发现的就是“唐金”。

更何况多达件,重达70多斤的黄金,这些在当时的价值就已超过了千万,那个年代就是“天文数字”。

王老汉本以为“祖宗显灵”,却在公安局呆了两个月,虽说后来得到了块“献宝有功”的奖金、荣誉证书等,但总归心里不舒服。

年,山西平鲁屯军沟的两个孩子再次发现克黄金,经鉴定同属“张通儒金”;据说这些“唐金”的价值过亿,对此您又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