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神奇的地坑,名副其实,绝无

2022/8/13 来源:不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也成为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今天小编跟大家介绍的是在黄土高原上一个神奇的“坑”。事情是这样的,在无数年前,经过地壳的运动,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地貌,千万年黄土的沉积,形成了现在的陕塬,这里有一些人过着“地下生活”,繁衍生息,享受着宁静,这里就是地坑院。

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特别是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至今仍有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地面四周是用灰瓦筑成的约一米高的围栏,方方正正,“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是对于隐藏在陕西渭北黄土坡上三原新兴镇神秘地窑村“地坑院”的真是写照。

地坑院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距今有多年的发展史,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当地人称为“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由原始社会的类人猿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一种古老奇特的民居形式,汉、唐、宋及其之后的文献都有记载,被誉为人类穴居文明史上的“活化石”。其实地坑院的建造是十分巧妙的,在地坑院的边沿,人们用土或者青砖建筑起大约40厘米的矮墙作为防护,当地人把这样的杰作称作“拦马墙”,这种窑洞就是挖一个方形的地坑,将四壁掏成窑洞,坚固耐用,冬暖夏凉,并且挡风和隔音效果也是很好的,据说就算是地震了也不怕,家家户户都种树,形成了鲜明的自然景观。

其实这个村子还曾经是地区商贸发达的历史古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革命时期,柏社是通往革命根据地的咽喉要地,红军和八路在柏社都设有秘密的交通站,享有“天下地窑第一村”“中国生土建筑博物馆”的美誉。还有比较奇怪的是,据说这个村庄的村民们都把饲养的鸡鸭放在地面上,而人们则是居住在地下的坑院,房屋中处了门窗等用木头,几乎不用什么建筑材料,可以说建造费用很低廉,经济实用,还是天然的空调。小伙伴们你们去过这个地坑院吗,对这个地下的村庄怎么看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