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破阵18交战宋金刚1
2025/4/4 来源:不详公元陆佰壹拾玖年,武德二年。
正月初三,秦王李世民带着太尉、尚书令、雍州牧、陕东道行台尚书令,蒲州、陕州、河北诸道总管并受节度的职能出镇长春宫。
二月,李唐初定租、庸、调法,每个成年男子每年交租二石,绢二匹,绵三两;除此之外,不得横加调敛。
闰二月,李世民作为东方世界一把手,巡视长安以东的民心与新法颁布状况。
后面李世民东灭王世充和窦建德后,李唐大赦天下,全国免一年的赋税徭役,这其中,有六个州因为承担了大量的运粮任务被减免了两年,分别是陕、鼎、函、虢、虞、芮六州。
陕州,武德元年置,治所在陕县
鼎州,武德元年置,治所在弘农县
函州,武德三年置,治所在永宁县
虢州,武德元年置,治所在卢氏县
虞州,武德元年置,治所在安邑县
芮州,武德二年置,治所在芮城县
除了虞州外,其实就是李世民当时这个“陕东道”的核心地区。
为啥平王世充的时候,这几个州的压力那么大?要注意一点,不是让这几个州出军粮,这几个州仅仅是运粮,是“转输劳费”。
客观来讲,武德年间全国的运输大队长都是一个人,杨广先生。
这个时代的最大受益者注定是最能打的那一个,杨广先生绝对不会因为粮草兵器这种硬件耽误你的巅峰期。
丞相要是有杨广这遗产,他老人家能年年出去,把司马懿拉到和他一个阳寿水平。
这六个州之所以特别优待,是因为“转输劳费”承担了沿途的徭役工作,李世民在这战之后不到三个月就出兵洛阳了,几乎是无缝对接,他极大概率在武德二年这前十个月的时间里主抓了民政,整合并安抚了这条豫西通道上沿途州县的所有户口。
上述六州中,其实虞州和芮州并不是李世民的辖区,直到玄武门之变前不久,李世民才真正做了蒲州都督。
那为啥这两州也配合李世民的东线战场了呢?
因为战争是一个大熔炉,所有的钢钉、铁块、废钢都会在高温下变成流体,浇筑到一个新的模具中。
十一月,李世民乘黄河冰冻坚硬,引兵自龙门渡过黄河,驻扎在柏壁与宋金刚对峙。
据《元知郡县志》记载,北魏明帝元年筑柏壁城,拓跋焘时代于此置东雍州,战略上属于小一号的玉璧城。
为什么李世民不屯玉璧城了?
之前将战线放在玉璧,是因为河东地区跟西魏北周是一条心,大后方是安全的,闻喜隘口高欢无论是民心还是物流成本都没法走,韦孝宽只要控制住汾水就可以,所以将阻击地点放在了峨嵋台地上条伯最好、腹地宽阔的玉璧城。
现在拜裴寂所赐,整个河东的民心已经乱了,只剩下汾水对面西岸的绛州所正平被围后还在坚持,夏县已经造反了,闻喜道已经不保了,河东城又开始交相呼应,所以李世民必须要把钉子楔在山西谷道南下分叉的峨嵋台地的第一个阻击点,柏壁。
拦在这里,有三个作用:
一、给绛州以信心;
二、控制汾水,跟当年玉璧的职能一样;
三、盯住闻喜道,让宋金刚不敢放肆南下。
当时整个河东州县的官库已经被全部抄掠一空,李世民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粮草。
按理讲李世民的后勤应该不叫问题,因为永丰仓和常平仓都在他手里。但是很遗憾,此时是十一月,李世民是踏冰过的黄河。黄河结冰了!黄河汾水的物流线使不上劲!
三条陆路运输线中还因为河东城与夏县的造反有两条根本没法走。
李世民的物流线路只能走跟他一样的那条自龙门踏冰的道路。
但军情紧急,现在大军需要马上赶到柏壁,等正平再丢了就彻底没戏了,运粮队没法这么快捋顺,前期的粮食没有着落。
知道李渊为啥绝望了吧,当时的局面就是没啥希望了,仗打不赢,民心不再,粮食也都让裴寂不心疼的“勒入城堡,焚其积聚”了,人情惧扰,藏在城中或者坞堡里,根本征集不到粮草了。
但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李世民占住柏壁后一个动作就解决了粮草不足问题,发“秦王教”晓谕百姓:“亲爱的们,你们的秦王来了!”
已经被裴寂祸祸完民心的百姓们听说是秦王带着队伍来了,瞬间就有根了,那银行马上就不挤兑了,无不带着粮食给养前来归顺,唐军就此喘过了最初最难的一口气!帮李世民踏踏实实地钉在了柏壁!
李世民下令修整兵马士气,随后开始抄掠宋金刚的粮道,大军则坚壁不战,宋金刚的士气因此日益衰落。
看似机械降神,实际上这背后肯定有故事。李世民的陕东道虽然不管河东,但李世民督蒲州诸府兵马,掌控着河东地区军事大权。
打天下是一个系统工程,你的军队训练,军器制作,军粮征调等等,会让当地的军与政熔成一个整体,李世民一发秦王教,各地就塌下心来了,说明在这十个月中,李世民在河东绝对没少干涉民政,绝对树立过巨大威信。
说两个侧面的人事暗线来体现一下李世民对河东地区的控制力度,李世民他媳妇长孙后的族叔长孙操是虞州刺史。
虞州就是今天以运城为核心有盐池的那个河东最肥的地方。
长孙操后面更是李世民东征时陕东道行台的金部郎中(管钱的),还是李世民的核心参谋。
再有一个,李安远,自大业中期就做绛郡治所的正平令,一直做到了李渊打过来投降,随后做了李世民麾下的右一统军,这是当地顶级地头蛇,连封爵最开始都是正平县开国公,这次跟着李世民来讨刘武周了。
知道为啥李世民到了河东说话瞬间就好使了吧。他的威信,他的人事,都证明了他在武德二年并没有虚度。
李世民是怎样一步步地把自己变成“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世民”的呢?
其实都跟河东这意思一样,先把实质上控制了,生米都不是做成熟饭了,都做成煲仔饭了,然后老李再无可奈何地给他儿子追认。
强烈注意!李世民这套发展模式是能对接到今天的生活中的!
你想提升自己,尤其是打天下的那种组织和企业,最硬的办法就是你提前干出超出你这个岗位的业绩,承担并捋顺超过你这个岗位的责任,你表现出来你已经是更高一级别的管理者或领导者了,随后组织对你的能力进行追认。不要满足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做好现有工作只能证明你是个合格的现岗工作者,领导都是看你的能力溢出来后才会放心让你挑更大的一摊的。
李世民在柏壁稳了一个多月,此时夏县还在打仗。
李渊在李世民北上后还不死心,还要自己掺和,派了堂弟李孝基为总司令,带着工部尚书独孤怀恩(表弟)、内史侍郎唐俭(其父是李渊好友,本人晋阳起兵为李渊相国府记室),又调了李世民的两个总管,陕州总管于筠和陕东道行军总管刘世让去攻打夏县造反自立的吕崇茂。
那段李世民非常著名的被蛇和老鼠救了的故事就是在这段时间发生的。
李世民亲自带着侦察连去侦查,随从的骑兵四散都撒出去了,李世民只有一个兄弟跟在身边,也许是太累了,大正月李世民居然睡在野地了,而且被敌军发现了,敌军从四下包围了二人,开始二人毫不知觉,恰巧蛇追老鼠,不知是老鼠还是蛇把那个兄弟脸给踩了,那哥们惊醒后赶紧拍醒了李世民,二人一起上马,才走了百余步,就被敌军追上,李世民随后用大羽箭射死了敌军骁将,敌骑兵于是退去。
后世多质疑这段历史的真实性,毕竟大三九天地睡野地里,还让耗子救了,这事确实太像编的了。
其实更倾向于是真的。因为这亲自一线侦查确实是李世民的风格,更重要的是没多久之后的战绩。
李渊派他堂弟再打夏县的这一波大军继裴寂后又现眼了,被宋金刚派来了尉迟恭和寻相二将带后赶到后,一战而定,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刘世让全部被抓了俘虏。
瞅瞅,东面李神通被窦建德打包一勺烩了,宋金刚南下动不动就把唐军团灭,隋末这帮老大们这是多厉害。
但就在尉迟恭率军要回浍州的时候,李世民极其精准地抓住了时机,派殷开山和秦琼在美良川(闻喜南)截击,大败尉迟恭,杀了二千多人。
尉迟恭和寻相大败后,又秘带精骑往河东城打算救出王行本,被李世民亲率步骑三千从小路连夜赶到安邑,堵上了,截击并大败尉迟恭,尉迟恭、寻相二人只身逃脱,部下全部被俘。
因为这种堪称拿着无线电沟通的战争精准打击效果,所以真的信人家李世民“蛇和老鼠”。不是大冬天亲自侦查判断战机,他跑不出这么骚的走位!
从宋金刚这事就看出来了,没有李世民,李渊这皇帝干不长,老李对于这场开门红实在有够激动,对于美良川战神秦琼,李渊送了个金瓶子,配上了劲爆名言:“爱卿不顾妻儿远道而来投奔我,又立了那么大的功,我的肉要是爱卿有用,我都割了送你!咱爷位没有啥事不能给的!接着加油啊!”
此战过后,唐军士气已经打出来了,李世民一回去,诸将就全部请战了,但李世民却以超越他这个年龄段的沉稳给兄弟们分析了这么一段话:“宋金刚悬军深入,麾下都是精兵猛将,刘武周据太守,倚仗宋金刚为屏障。但他们军无蓄积,以虏掠为资,利在速战。我们应该不战以挫其锋,分兵汾、隰,骚扰其要害,等他们粮尽计穷,自当遁走,现在首要目的是等待战机,不能速战。”
李世民知道人家的战力跟你拼是不虚的,他能很客观地给出评价,人家是“精兵猛将,咸聚于是”。打仗是不能浪战的,得打一回像一回,得先胜后战!
李世民派自己铁杆的刘弘基率兵两千,和张纶由隰州那条路北上汾州去抄截刘武周南下的粮道。
与此同时,由于李世民钉在柏壁并且双杀尉迟恭,晋州(治临汾)和浍州(治翼城)的据点也开始大量回头,又都归附了李世民,宋金刚的粮道开始成为巨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