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凌烟阁24功臣排名,房玄龄李

2025/1/15 来源:不详

贞观十七年(年),45岁的李世民开始怀念往事,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岁月。就选出了二十四位功臣,让阎立本在凌烟阁内绘制了各位功臣的画像,皆为真人大小,李世民时常前往怀念。古刻新韵六辑:凌烟阁功臣图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14.5购买所选功臣主要为两类人,一类是开国元勋,一类是李世民做秦王时的老班底。怎么给这些功臣排名呢?如果按功劳排名,恐怕连李世民也很为难,毕竟到底功劳谁大谁小有时候很难说得清,李世民就直接了当按照最高官职排名。这样一来,当时已经去世的人,因为获得了赠官(赠官就是在功臣死后追封爵位官职,通常会远远高于生前官职),排名就会靠前。比如李孝恭、杜如晦、魏征当时已经去世,是赠司空。在世的房玄龄是货真价实的真正司空。但是本着“死者为大”的原则,房玄龄只能屈居第五。李靖也因为长寿,位列第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及大致经历:1.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长孙皇后的哥哥。与李世民布衣之交,结为姻亲。李渊晋阳起兵后,跟随秦王李世民四处征战。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因功累至司徒、赵国公。唐高宗李治时,因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得罪武则天。显庆四年(年),被中书令许敬宗诬陷谋反,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被逼自缢而死。家产被抄没,近亲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2.司空、凉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李孝恭,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唐朝宗室,与李世民同为李虎曾孙。在李靖辅助下,灭萧铣,镇压辅公祏,平定江南,其后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因功封河间郡王。玄武门之变保持中立,逐渐不被李世民宠信。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年),暴病身亡。追赠司空、扬州大都督,谥号“元”。3.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杜如晦,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晋阳起兵后,入李世民幕府。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处事果敢善于决断但不善谋略。因功封蔡国公。贞观四年(年),病逝,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成”。4.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魏征)魏徵,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最初加入李密瓦岗军,兵败后归唐。后来被窦建德俘获,兵败后又归唐。李建成近臣。李世民即位后,魏徵以直言敢谏著称。累至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郑国公。贞观十七年(年),去世,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5.司空、梁国公房玄龄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人。晋阳起兵后,入李世民幕府。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善于谋略不善于决断,与杜如晦并称“房谋杜断”。累至尚书左仆射、司空、梁国公。贞观二十二年(年),病逝,赠太尉,谥号“文昭”。6.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高士廉,名俭,字士廉,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长孙皇后舅父。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累至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贞观十九年(年),拜太傅,辅佐太子李治监国。贞观二十一年(年),去世,追赠司徒、并州大都督,谥号“文献”。7.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名融(或恭),字敬德,朔州鄯阳县(今山西省朔州市)人。原为刘武周部将,兵败后投降李世民,赐名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杀死齐王李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累至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唐高宗显庆三年(年),去世,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8.特进、卫国公李靖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多部兵书。晋阳起兵后,效力唐朝。跟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和窦建德,辅助李孝恭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累至尚书右仆射、卫国公。贞观二十三年(年),病逝,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9.特进、宋国公萧瑀萧瑀,字时文,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后梁明帝萧岿之子,隋炀帝皇后萧氏的弟弟。李渊晋阳起兵后,归附唐朝,被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六任宰相,六次罢相,削爵贬出京城。贞观二十二年(年),病逝,赠司空、荆州都督,谥号“贞褊”。10.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段志玄,名雄,字志玄,淄州邹平县(今山东省邹平市)人。参加晋阳起兵,李世民部将,擒获名将屈突通,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参加玄武门之变。出任西海道行军总管,征讨吐谷浑。累至镇军大将军、褒国公。贞观十六年(年),病逝,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忠壮”。11.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刘弘基,雍州池阳(今陕西咸阳市泾阳县)人。李渊晋阳起兵时,斩杀宋老生,击破卫文升,围攻长安。随李世民平定薛举、宋金刚、刘黑闼。随征高句丽。累至辅国大将军、夔国公。永徽元年(年),去世,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号“襄”。12.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屈突通,复姓屈突,昌黎徒何(今辽宁锦州市)人。跟随隋炀帝杨广远征高句丽。平定杨玄感叛乱。隋炀帝时,累至左光禄大夫、卫大将军、长安留守。大业十三年(年),李渊晋阳起兵后,屈突通兵败被擒归降唐朝,授兵部尚书、蒋国公。跟随李世民平定薛举、王世充。参加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担心洛阳发生动乱,派屈突通出镇洛阳。贞观二年(年),卒于任上,赠左仆射,谥号“忠”。13.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殷峤,字开山,雍州鄠县(今陕西户县)人,祖籍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李渊晋阳起兵后,入李世民幕府。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封为郧国公。唐高祖武德五年(年),参与讨伐刘黑闼,死于途中,赠陕东道行台右仆射,谥号“节”。14.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省临汾市)人。早年迎娶唐国公李渊之女平阳公主。李渊晋阳起兵后,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贞观初年,屡次大破突厥。参与定襄会战,从灭东突厥。参与平定梁师都。累至镇军大将军、谯国公。贞观十二年(年),去世,赠荆州都督,谥号“襄”。15.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长孙顺德,河南洛阳人。长孙皇后堂叔。李渊晋阳起兵后,长孙顺德担任统军,平定霍邑、攻破临汾,生擒名将屈突通,平定陕县。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而免官。后来又被起用,卒于任上,赠荆州都督、邳国公,谥号“襄”。16.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张亮,郑州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人。早年参加瓦岗军,隶属于徐世勣。后来归降李唐,李世勣、房玄龄推荐张亮给李世民,入秦王府。累至洛州都督、郧国公。贞观二十年(年),张亮被人告发私养五百义子,意图不轨。查实后在长安西市处斩。17.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侯君集,豳州三水县(今陕西省旬邑县)人。早年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拜秦王府车骑将军。策划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后来跟随李靖学习兵法,参与灭亡东突厥,大破吐谷浑。拜交河道行军大总管,领军灭亡高昌。累至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贞观十七年(年),李世民诸子争位时,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坐罪处死,家人流放岭南。18.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张公谨,字弘慎,魏州繁水(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张公谨原为王世充属下,后来归降李唐。在徐世勣推荐下入秦王府。参与玄武门之变。后来随李靖征讨东突厥。累至襄州都督、邹国公。贞观六年(年),病逝,赠左骁卫大将军,谥号“襄”。贞观十三年(年),改封郯国公。19.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程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泰安市东平县)人。早年程知节加入瓦岗军,后降王世充,最后和秦琼一起归降李唐。跟随李世民参加历次战役。参与玄武门之变。累至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唐高宗麟德二年(年),去世,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襄”。20.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隋朝灭亡后,依附于窦建德,窦建德兵败后,入秦王府。以性情刚烈、直言敢谏著称。封永兴县公。贞观十二年(年),去世,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21.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刘政会,滑州胙城县(今河南省滑县牛屯镇)人。早年率兵投靠李渊。唐朝建立后,奉命留守太原,经营后方。累至洪州都督、邢国公。贞观九年(年),去世。赠户部尚书,谥号“襄”。后累赠并州都督、渝国公。22.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李渊晋阳起兵时,唐俭参与谋划。累至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高宗显庆元年(年),病故,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谥号“襄”。23.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县(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小说影视中的徐茂公。李渊赐其姓李,后避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早年入瓦岗军,后随李密归降唐朝。跟随李世民参加历次战役。后来又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大破东突厥、高句丽。累至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太师、英国公。唐高宗总章二年(年),去世,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24.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隋朝时,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后跟随裴仁基归附李密瓦岗军。后瓦岗兵败降王世充,最后与程咬金一起归降唐朝。从此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参与玄武门之变。累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贞观十二年(年),病逝,赠徐州都督、胡国公,谥号“壮”。演义中怒杀许攸的“虎痴将军”许褚被读者视为莽夫,其实谨慎奉法演义里常败不胜的废柴,事实上却是有勇有谋、能征惯战的名将隋唐猛将“刘黑闼”反唐叛乱,诸多名将被他击杀羞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