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比较有名的民居你知道几种呢这些你
2024/12/30 来源:不详专治白癜风的中医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中国国内比较有名的民居,也就是老房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能反应一方风土人情的就是民居了。那些年去旅行的时候,我很喜欢去看那些当地的传统民居。可能在女人眼里,房子的重要性是超过男人的吧。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下一些民居。
1.海南洪水村,茅草屋
因为植被丰富,人们用藤条来搭出整体构架,然后用泥来糊墙,用茅草和树枝做顶,盖成一座座船型的茅草屋,被称为“黎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海南保存较完整的金字形茅草屋部落。村里保存完好的船型草屋有78间。
这种茅草屋层高有将近3米,茅草屋一般每两年需要修补一下,因为怕有蛀虫。这样的茅草屋可以住10年甚至更久。
2.福建漳州,南靖土楼
福建土楼修建于11世纪以前,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这里的土楼在高度、大小、奇特、保存完好可以说得上是很好的。
比较有名的是田螺坑、裕昌楼、塔下村。田螺坑是福建经典土楼形象,四个圆形建筑中间围着一个正方形建筑,被人们称为“四菜一汤”。
这种建筑一般有三至五层楼,每一层都有各自的用处。一层是厨房,二层是仓库,三层以上是起居室,一共可以居住到人。
至于裕昌楼,除了比一般土楼规模大一些,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当你踏入大门时,就会发现它的立柱是歪的。
三楼是往右斜的,四楼是往左斜的,你不用担心它会倒塌,因为它已经稳稳当当屹立多年了。
塔下村里的土楼的形状还是很丰富的,除了常见的圆形、方形土楼,还有围裙型、曲尺形的。
3.福建平潭县,石头城
光长石头不长草,石头压瓦吹不跑,这种海上彩色“石头城-堡,这就是福建福州平潭县的“石头城”了。
平潭岛上的花岗岩资源特别丰富,平潭人就地取材建起了石头房、石围墙、石头路、石头井、石猪圈。
4.福建,闽南古厝
闽南古厝是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较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
闽南古厝很常见,但是闽南红砖古民居建筑群“东辉九十九间”是很罕见的。这座大厝坐西朝东,由南、北两组并列的建筑组成,左大厝(北大厝)为七间张两落大厝。
右大厝(南大厝)为三间张两落大厝,前部有大砖埕庭院,院前、后界各有横屋。
整个建筑群总面宽60米、进深54米,占地面积超过平方米,堪称豪-宅。大厝始建时有间,但因当时民居不宜过百间,才称为“九十九间”。
大厝的排水系统也做得很好,排水沟是鹅卵石铺的,雨下得再大水都能排掉。
5.广东开平市,碉楼
目前,现存的开平碉楼有幢,而且没有任何2幢是一模一样的。碉楼是当地人们为了自保而建造的。
6.广东梅州市,围龙屋
广东省梅州市有两万多座围龙屋,它们不像土楼往高里长,围龙屋只有一层楼,是一圈一圈往外扩大的。
可以说围龙屋是“东方的古罗马建筑”,梅州市有多座客家围龙屋,主体建筑保存较完好的有多座。
兴宁县被评为“中国围龙屋之乡”,因为那里的围龙屋数量、建筑面积在南粤客家围龙屋中排行前一。
7.四川福宝镇,吊脚楼
福宝镇的吊脚楼民居,依山傍水而建,可以说是建筑界的“璀璨明珠”。它们呈虎坐形,在建造过程中,取水、采光、通风等各个因素都有考虑估算进去。在洪水期的时候,水淹不到楼上的房间。
8.丹巴县,藏寨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有一些与古代碉堡相互依存的民居,它们交融穿插构成一处处“寨子”。寨子一般建在视野开阔、向阳避风的山坡上。寨子内部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分工。
底层是用来圈养牲口的,二层是客堂、厨房和锅庄,三层是居室,顶层设经堂,平时一家可以在屋顶上面活动,也可以晒粮食。
9.安徽西递村
西递村的布局是按照“枕山、环水、面屏”这种理念来建造的,整个村庄四面环山,两条自东向西流的小溪穿村而过。整个村落仿照船形建造,寓“借水西行,得神助,取真经,从而大吉大发”之意。
10.江西抚州乐安县,流坑村
明代嘉靖年间,流坑村在重整布局时人们将村落规划为七条纵街、一条横街,每条纵街聚居一个房派,房祠则建在街口,巷内为住宅。流坑村是一座江右民系聚居的古村,现存各类建筑遗址处,是中国村落中比较罕见的。
11.河南陕县,地坑院
院在地下七八米冬暖夏凉有阳光,说的就是地坑院,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它向下挖坑、横向挖洞构成地下窑洞式住宅,里面有卧室、客房、厨房仓库应有尽有。
12.山西李家山村,窑洞
在几百米约40度的高山坡上,依山就势高下叠置,从沟到顶,建成了多达九层的窑洞建筑群,窑洞院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朝向各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风范,也是中国窑洞民居的典范。
国内其实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民居建筑,值得大家去看看。你们还见过哪些传统民居,欢迎一起分享。
#旅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