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上官婉儿红消香断于权力刀锋之上的
2023/4/27 来源:不详“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这是上官婉儿的诗句,他是唐朝的宠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女性。在强盛的唐朝,她游刃于后宫的权力漩涡中,以风华绝代、文采卓然的非凡魅力,深得两朝皇帝宠信,一度是执掌大权的“巾帼首相”,让多少风云人物拜倒在她的裙下。然而,她最终还是红消香断于权力刀锋之上。这段苦乐交织的人生,亦成为令人喟叹的传说。
一、备受恩宠
上官婉儿出生在,唐高宗麟德元年()年间的陕州陕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均记载了她出生时神乎其神的故事传说: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在怀胎时,一位巨人托梦送给她一杆大秤,并告诉她说:“将来必生贵子,执掌大权,权衡天下。”上官婉儿出生后,郑氏看到是个女孩,不禁有些失望,笑着说:“你将来能权衡天下吗?”襁褓中的上官婉儿向听懂了一样咿呀相应。
不久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获罪,他刚一出生就随母亲郑氏被发配到掖廷为奴。上官婉儿从小就聪慧机灵,并且擅长写诗作赋,而且生得貌美如花,端庄秀雅,这让她渐渐地在宫中有了些名气。在她14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武则天因听说她才貌双全便召见了她,并命她当场写作文章。上官婉儿抓住了这个表现的机会,文思泉涌,一气呵成,武则天对其大加赞赏,免去了她奴婵的身份,并留在武则天身边负责协助起草诏书等文字事务,干起了秘书工作。
上官婉儿凭借过人的才识和出众的政治能力,逐步获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圣历元年(),上官婉儿的工作任务发生了变化,武则天开始让她参与奏章的处理和决策,她也没有让武则天失望,每次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自此,上官婉儿越发显示出超凡的政治才能。她对百官奏事多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且常常与武则天的判断不谋而合。上官婉儿还能准确地揣测武则天内心的想法,有时武则天尚未明示,她已将事情办理妥妥地。这使得武则天对上官婉儿更加倚重。后来,武则天就更加信任她了,将很多奏章都交由上官婉儿处理,自己只是最后批示一下而已。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将上官婉儿迎回宫中,封为“昭容”,仍掌管诏书事宜。在唐朝宫中,“昭容”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一人和妃子三人,位列“九嫔”第二。后来,中宗李显还封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为“沛国夫人”,可见他对上官婉儿的宠信。
身处宫廷30余年,上官婉儿几乎得到了所有的“重量级人物”赏识,可谓八面玲珑,她不仅赢得了两朝皇帝的宠信,还尽力协调好与李姓、武姓子女的关系。她与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情同手足,与武三思及其兄弟也交情甚好。朝中许多大臣也十分敬重上官婉儿,将其尊为“内宰相”。可以说,上官婉儿虽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也算应验了母亲郑氏的那个梦。
二、红消香断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作为皇帝的近臣,尽管上官婉儿工于心计处事圆滑,但也无法逃避的被卷入宫廷争斗的漩涡这中,最终成权力刀锋上的祭品。
据《旧唐书》《新唐书》记载,武则天当朝,上官婉儿曾因忤逆武则天犯了死罪,本该诛杀,但武则天怜惜其才华,竟不忍心杀她。后来,上官婉儿被处以“黥西”(在面部刺字)之刑,额头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娇美的容貌从此被毁。关于上官婉儿忤逆武则天的具体原因,正史没有记载,野史中,一说是上官婉儿看不惯武则天养男宠的行为,曾私自把其男宠张昌宗关在宫门外,致使张昌宗一怒之下烧了宫殿;另一说是上宫婉儿与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调情,被武则天撞见,大发雷霆。被“黥面”后,上官婉儿再也不梳妆打扮,自此素
唐中宗时,上官婉儿与韦皇后、武三思一派势力较为亲近。中宗李显懦弱无能,韦后与武三思便大权独揽,几乎架空了中宗的权力。上官婉儿审时度势,站在了韦后一边。同时,她还力劝中宗提升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的地位,怂恿韦后、安乐公主效仿武则天夺权。
这一切引起了太子李重俊(中宗李显的第三子,非韦后所生)的强烈不满。神龙三年()他集结自己的力量起兵讨伐韦后一派,杀死了武三思及其子,并冲进肃章门,要求中宗交出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急忙跑到中宗和韦后的身边,故意激怒他们说“太子今天的意思,是要先杀了婉儿,然后再杀陛下和皇后啊”中宗和韦后听后大怒,便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逃到了玄武门,命羽林卫剿杀太子逆党。太子兵败被杀,上官婉儿暂时得以保全。然而好景不长。太子死后,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野心日益膨胀,急不可耐地筹划篡位。
上官婉儿审时度势认为以韦后的能力难成大器,即便阴谋得逞,恐怕早晚要败事。为了不受牵连,她有策略性地倾向了太平公主的势力。
景龙四年(),中宗李显突然驾崩,这是包括上官婉儿在内的所有人始料不及的。史书明确记载,中宗是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杀的。上官婉儿预感到,韦后如此玩火自焚,末日将近,自己也很难善终。这时,她想到一个自救的办法,那就是与太平公主一同拟一份中宗遗诏,在遗诏中为李姓子弟争取利益,打压韦后的势力。于是,温王李重茂被立为太子,韦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政。
野心勃勃的韦后自然不满足,加紧了篡位的步伐。为阻止韦后的阴谋,太平公主联合临淄王李隆基一同起兵,杀了韦后与安乐公主。身为同党,上官婉儿也在讨伐之列。李隆基的手下刘幽求率兵冲进上官婉儿的住处时,上官婉儿带着宫女手捧蜡烛出门相迎,并亲自将自己起草的中宗遗诏拿给刘幽求,证明自己为李唐天下尽了心。刘幽求果然被感动,向李隆基求惰,然而终究没有得到同意。这天夜里,上官婉儿被杀,享年47岁。
三、"第一才女”
集美貌、才情和智慧于一身的上官婉儿,是唐朝最具魅力的女性之一。即使她为了生存而堕落,牺牲了道德的底线,甚至参与争权、祸乱朝政,也没有减少众人对她的痴迷。据史书记载,章怀太子李贤、唐中宗李显、梁王武三思,甚至临淄王李隆基都曾倾慕或深爱上宫婉儿,当朝才子文人为她倾倒的更是不计其数。
野史记载,上宫婉儿刚进宫时,曾做过李贤的侍读,两人相互倾慕,并有过一段感情。当时,上官婉儿才十几岁,李贤24岁。然而,这段感情即使存在过,也很快就被现实无情的打碎了。不久,太子李贤被废,而这份诏书正是上官婉儿一字一句亲笔拟写的。在爱情与权力之间,上官婉儿还是选择了后者。
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自少年时代就喜欢上官婉儿。李显被立为太子后,上官婉儿有意勾引,蓄意与李显亲近,使李显对她更加痴心。正史记载,后来上官婉儿又与武三思“淫乱”。为了自己与武三思的前途,上官婉儿又把武三思推荐给韦皇后。这也是后来上官婉儿被定为韦后同党的直接原因。
唐中宗时,她向中宗提议设立修文馆,广纳朝中才子文人前来赋诗,所有诗赋,均由上官婉儿亲手评定,名列第一等的人赏赐金爵,荣耀无比。上官婉儿自己也写出了许多独具匠心、文辞优美的诗篇。一时间,朝中作诗之风盛行,上官婉儿的诗也被争相唱和。一个叫崔湜的人很快在修文馆中脱颖而出。上官婉儿爱慕其诗才,与崔湜有了私惰。《旧唐书》和《新唐书》均记载,上官婉儿因与崔湜私通,特向中宗请求搬出宫外居住。中宗竞答应了她,还为她建了一座豪宅。后来崔湜在上官婉儿的极力帮助下,竞坐到了宰相的高位。
据野史记载,李隆基自幼对上官婉儿也很仰慕。只因一次无意间看见上官婉儿与武三思淫乱,李隆基才由爱生恨。后来,李隆基登基后,怀念上官婉儿的文才,还特命人专门收集其诗文,编辑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