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民居建筑群原始民居活化石华豫未来
2023/4/3 来源:不详EDM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90174.html
这是一张有着浓郁的黄土地民俗风情的名片。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是全国乃至世界少有的一种地下古民居建筑,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它的真实写照。独具特色的地坑院落群,被专家学者誉为“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地下的四合院”“中国农民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具有极高的观赏和学术研究价值。
三门峡境内的地坑院保存较好,地坑院村落约一百余个,主要集中在陕州区的张村塬、张汴塬和东凡塬三道塬上。陕州地坑院景区、北营村地坑院、庙上村地坑院、人马寨村地坑院都颇具代表性。
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向下挖5~6米深的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凿出8~12个窑洞。院中的窑洞除住人外,还要留厕所窑和门洞窑。
门洞窑地面凿成斜坡,形成甬道,再拐个斜向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俗称门洞。在门洞窑一侧挖一个拐窑,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径1米的水井,装个辘轳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
地坑院窑门多为一门双扇,以槐木、椿木为主,油漆多用黑漆带红线的色彩,在门的一侧留有锅腔和土炕的烟火道。窗户是方格状,裱糊白纸或安装玻璃,节庆时贴窗花。正对门洞向阳的一面为长辈居住的正窑,左右为侧窑。
地坑院在建造过程中,受阴阳八卦的影响很深。在动工前,要根据宅基地的地势和面积,按照阴阳八卦的方位决定院落的形式。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节省资金、挡风隔音、安全防震等特点。
地坑院是在黄土层中挖出的居住空间,构思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地坑院与大地融为一体,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形迹,这与普遍的上竖式材料垒砌,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这种独特的构造方式,是地坑院最大的价值所在和魅力体现。
这种建筑形式从现代绿色生态建筑的角度来看属于“原生态建筑”,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来看,它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
年3月,陕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