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
2023/2/11 来源:不详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687762.html
五月的陕南,山光水色,一碧万顷。
走进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明星村,步入“天空之镜”玻璃观景平台,蔚蓝的天空映射在脚底,犹如踏在彩云之间。眺望远方,千亩“桑海”尽收眼底,一座座精品民宿散落其中,紫水晶般的桑葚吸引了不少游客游览采摘,一幅农旅融合的秀美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明星村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支撑引领,立足兴桑养蚕的产业实际,编制了醉美桑海AAAA景区规划,实施了桑园套种养、蚕桑副产品开发、康养旅游基地三产融合项目,培育形成了蚕桑、养猪、养鸡和乡村旅游四大产业,年全村总产值达2亿元,群众人均收入达到2.04万元。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项目撬动作用是陕西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以明星村为例,6年来实施财政投资项目55个,完成投资万元,其中专项扶贫和衔接资金项目32个,完成投资万元。财政项目资金的注入,让闲资源变成了活资产,吸引社会资金万元建成游乐项目以及院落民宿,万元建设樱花综合景观体,万元建设桑空野奢游乐项目,实现了桑园变景点、旧宅变民宿、农民变股民的美丽蝶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刘玉是明星村15组村民,在外务工的她为了照顾父亲,回到老家的旅游公司上班,主要负责乡村酒吧、民宿等管理。在家门口就业,每月还有多元收入,这让刘玉干劲十足。“我想好好干,争取早日在公司入股,谋取更大的发展。”刘玉说。
为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产,持续发挥资产效益,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紧盯兴隆佳苑搬迁安置社区抓点示范,积极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据平梁镇党委书记吴路平介绍,该镇全力推广“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资产管理模式,将建成的蚕室、林下养殖场、桑园等经营性资产,通过委托代管、反租倒包等形式放活经营权,年实现收益万元,其中合作社给社员分红20余万元,支付蚕桑产业园劳务工资30余万元,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15万元,产业园养殖大户利润50余万元,为搬迁群众人均增收元。
驱车驶入坐落于群山中的安康市宁陕县城关镇渔湾村,小桥流水,风景优美,民居民宅错落有致,青石小路蜿蜒伸展,烟雨濛濛之际,炊烟袅袅之时,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山水田园风光别有韵味。
据宁陕县城关镇党委书记张富林介绍,通过统筹项目资金,在渔湾村先后投资余万元实施综合治理,提升了水、电、路、渠、桥等基础设施,恢复农田余亩。在县镇村多方努力下,西安海和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渔湾村,并先期投资万元实施渔湾逸谷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启社会资本投入、集体经济合作社资产资金入股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的文旅康养产业,景美、业兴、人气旺的多彩渔湾就此铺开。
去年以来,安康市在资金项目管理中,创新建立资金项目综合评估“”工作法,即围绕提高资金绩效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检查,突出全覆盖评估、全流程评估、以评促改、常态化推进四个重点全方位开展评估,抓住精准使用、规范实施、公告公示、绩效管理四个关键提质提效,使财政衔接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率效果进一步提升。
据安康市政协副主席、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郭德林介绍,通过综合评估,衔接资金使用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培育壮大富硒茶业、魔芋、生态渔业等特色主导产业,扶持各类园区个、龙头企业家,带动68.8万群众稳定增收;倾斜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续建和新建一批农村道路、供水、通讯、环卫等重点工程,启动个“百千工程”示范村建设,91.7%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实现有效治理,清洁行动覆盖所有行政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工作重心向乡村振兴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
“没有高质量的项目,就谈不上高质量的发展。”陕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孙亚政说,我们把今年作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质量提升年,聚焦优先支持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补齐基础短板、倾斜支持重点帮扶县等主要方向,精心谋划储备一批群众急盼、发展急需、联农机制好、带动能力强的补短板、助增收、促发展项目,做实调研、立项、用地、设计、环评、财评、规划许可等前期工作,切实提高项目谋划质量、项目入库质量、项目实施质量、项目资产后续管护质量、资金监管质量,同时坚持“周统计、月通报、季调度、季点评”,强化督导考核和责任落实,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支出进度,确保把衔接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最大限度发挥资金项目的效益效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责任编辑:景远)
来源:中国经济网乡村振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