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球独一无二我国最神秘的村庄,见树不
2024/11/1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http://www.kstejiao.com/
大约4-6万年前,第一批智人踏上辽阔的华夏大地,彼时他们所知有限、力量弱小,故以天然洞穴为栖息之所。
再大约1万年前,黄土高原上敢于追逐梦想的某位先祖,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了最伟大的奇迹——窑洞。
又大约4千年前,陕塬先民大胆发挥想象,掘地为穴而居。诗经中称为“陶复陶穴”,现在叫地下窑洞,又称地坑院。
陕塬,现指河南省三门陕市陕州区境内,至今仍保有百余地下村落、近万座地坑院。
01.地坑院,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建筑瑰宝
地坑院,人类穴居的活化石。
向下建造的地坑院,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负建筑,它向下扎根,融入大地。这种以群体形态存在的地下古民居,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图/小红书
YoungLe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可简单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
在平坦的土地向下挖一个深6至9米,长宽12至15米的深坑,以坑为院,再向四壁挖洞,从而形成居住的场所。
一所院落多有10至14个窑洞,除住人外,也用作厨房、厕所、鸡舍、畜圈。其中一孔窑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地面,是住户们进出的门洞。院内挖有旱井,用于蓄积雨水。
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有一圈青砖青瓦檐,称为拦马墙,起到安全、美观以及防止雨水渗入的作用。
图/小红书
赤木花开在地坑院的院子中多种植有一两棵树,或是梨树、榆树,或是桐树、石榴树,树冠通常高出地面,露出顶部。
原因有二,一是为了警示,防止人不慎跌落到坑院中,二是为了遮阳。
图/图/小红书
YoungLe地坑院还是天然的恒温住宅,冬暖夏凉,冬日窑内温度10°以上,夏日保持在20°左右。
而要挖出一个完整的地坑院,则需要用到两三年的时间。正所谓“一人挖上两三年,后代住上上百年。”
图/小红书
小红书YoungLe02.陕州地坑院,地平线下的古村落
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其中尤以有着“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之称的河南陕县最为集中、保存得最为完好。
如/小红书
是清和妈妈呀目前陕州的地坑院窑龄中最久远的已有2百多年的历史,且至今仍有人在里面生活。
位于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是豫西地坑院保存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村庄之一。
图/微博
韭堂景士济形容地坑院的众多语句中,“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进入村内,未见其人先闻人声笑,地上看不到屋舍,视线里只出现树冠,家家户户都藏于地下。
图/小红书
YoungLe这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静谧温馨的生活场所,“与地上世界的热闹喧嚣相比,地下的地坑院落则显得十分静谧。安安静静的景象,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隐秘的世外桃源。”
图/小红书
忙里偷闲金融狗从窑洞通道进入院内,你便走入了这方桃源。
站在院中,抬头仰看,一方天地,日走云迁,岁月匆匆,唯此地不变。
图/小红书
YoungLe环视院落,质朴自然,烟熏火燎,不知承载了多少温情和回忆。
图/小红书
忙里偷闲金融狗在这里,你能吃到当地特色美食——“十碗席”。
它是由当地特有的炉灶“穿山灶”烹饪而成,包含红烧肉、小酥肉、蒸焖鸡块、乱碗、海带黄花菜、辣豆腐、八宝饭、豆芽、黄瓜、韭菜粉条、手工圆蒸馍和酸辣汤,可谓有肉有菜,有热有凉,有汤有水。
图/消费主张
在这里,你还能看到陕县地坑院民间的一个传统民俗——剪纸。
陕州的剪纸被誉为“民俗奇葩,中原一绝”,最早可追溯到夏、周朝。
图/小红书
忙里偷闲金融狗以及全国独一无二的染技艺——捶草印花。
顾名思义,就是把一种植物(芊棒棒草)放在白棉布里摆成花的形状,然后用木棒捶打出草的汁液,渗在白布上,呈花状。
陕州地坑院附近还有一个著名的打卡地——天鹅湖。
每年冬季,上万只白天鹅就从西伯利亚等地区飞来这里过冬,幸运地话,你可以看到上千只天鹅在冰面上翩迁起舞的壮观景象。
图/小红书
桃夭Joye此外,近年来地坑院的春节也异常红火,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一游。
这里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地坑院里、院外锣鼓声一天比一天热烈、激越,扭秧歌、唱大戏、荡秋千、灯会,这些传承千年的习俗也逐一上演。
图/小红书
桃夭Joye坐标: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陕塬路陕州地坑院景区。
门票:
56元(成人),6周岁以下(或身高小于1.4米)、60周岁以上免门票。
交通:
陕州地坑院旅游专线车:三门峡市火车站直达景区。
自驾停车收费标准参考价格:
10、20元/次(小车10块,大车20,半个小时之内免费);